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优化 > 正文

会展营销互联网(会展营销推广)

想做展会网‎络营‎销的话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去考虑营‎销策略呢?

之前在苦瓜会展的官网看到的,借花献佛一下。展会的营销做好了就是展会的一大助力,如果做不好就会影响展会的效果,展会网络营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1.展品特点。展会网络营销中最适用的营销展品是流通性高的展品,最好会展企业的网络网络定位在企业的整体形象与品牌的营销推广上,而展品自身的营销就需要专门进行营销推广或利用其它媒体工具。

2.网络特性。当前网络上最受欢迎的网站,也就是访问人数(PV、UV、IP)较多的网站,其内容绝大部分都是以大量的信息为前提。所以营销模式最好应以展品讯息、展品发展趋势、生活和教育信息应用等为主体,而后更进一步进行商业行为,切不可操之过急。

3.整合营销。充分的展会网络营销除需要网络营销的运作外,更需要营销活动和其它媒体的一同运作才能够产生最大的整体效益。

4.创意性营销。当前,网络上有很多产品推广项目,例如:机票、旅行、在线游戏、优惠劵、送礼品等,这些方式不仅能够吸引住许多网友上网、可创造卖点,同时还能够获得很多潜在用户的信息,会展业应该更多的去注意网络促销活动的创意。

5.推广技巧。在越来越多的网络竞争下,网页页面的设计与营销推广也愈发重要起来,客户体验需受到重视。网页页面的营销推广通常在网络中彼此互相配合,营销规划时可采取与适合营销的展品或与消费群体相近的网站协作。此外,网络上的广告版面和表现形态也是重点注意的因素,一个既简洁又吸引人的广告链接,才是成功的展会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在会展营销中的作用

会展在传统营销理论中只是市场推广的几种手段之一,是行业生产商、经销商和贸易商等进行交流、沟通和商业促进的平台。通过展会,企业可以展示自己的品牌并且提供了进行市场调查的好机会。能够吸引媒体的关注,从而提升企业的形象。随着时间的推广,会展营销的成本越来越高,可效果却越来越低。

相比“展销”,网销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面向全球各地的潜在客户推荐及展示产品、介绍企业的服务。展会上与客户的交流是短暂的,粗略的。而网络却可以为客户提供详细的介绍,提供更具互动的咨询和交流,展会上所难以说清的内容,在网上都可以与客户仔细交流。

展会过后,业务人员只能根据客户留下来的名片,再与客户进行联系。如果本次展会的客户不多,展会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而网站却可以让客户主动找上门来,通过网站的优化和推广,让客户在搜索相关产品的时候,可以找到企业网站,主动与客户联系。不仅降低了客户开拓的成本,也避免了客户源的局限性。(变被动为主动)

展会只是双方认识的开始,要真正产生合作,业务人员与客户还需要多次的沟通交流。借助网站,业务人员可以更好地向客户推介产品,提高与客户的沟通效率。而不必再通过多次的email电话往返。

展会上得到的客户资料是零散的,需要业务人员再重新整理。但是由网站而来的客户都会有统一的记录,即使业务人员离职,网站上的客户信息也可以保留。利用网站的邮件订阅等功能,可以定期地与潜在客户保持联系,提高企业与客户维系的效率。

展会中的客户是集中的,但是竞争者也非常集中,一个客户有多个竞争者争夺,竞争激烈。而根据“长尾理论”,不同的客户是根据不同的关键词、不同的渠道找到企业网站,可以避免竞争过于集中而造成的伤亡惨烈。

当网站成为了企业对外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即使素未谋面的客户,也可以通过网站来了解企业,与企业沟通交流,展开合作。企业还可以通过网站对于经销商、供应商进行管理,将网站作为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平台。曾经为企业带来巨大回报的展会营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展会营销与网络营销正在相互的转化交融:众多B2B网站打造“永不落幕的博览会”,试图瓜分展会公司的一杯羹;而有远见的展会公司也开始尝试自建B2B网站或与B2B平台展开合作,将展会的资源移植到互联网中。

如何利用展会做好互联网产品营销

一、在经营会展的时候,营销是个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据目前中国会展业的状况,如果会展企业对某个展览会的销售额不满意,一般会首先想到以下措施:

1.加大广告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参展商对展览会产生兴趣,以扩大潜在市场的规模;

2.通过严格控制成本和开展规模经营,降低展览会的报价,以增加有效市场购买者的数量;

3.对展览会进行适当调整,以降低对潜在购买者的资格要求;

4.制订更有竞争力的营销组合方案,力图在目标会展市场中占更大的份额。

针对以上几点,作者看来:

1.广告并不是多多益善的,成本是需要考虑的。因此广告发布的渠道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殊情况区别对待,有的可以吸引学术界的关注,有的可以靠强大的行业协会推荐,有的则要靠政府的相关部门支持。把力度放在行业最具权威的机构上,必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国内曾有一次大型畜牧业展会,仅在国家畜牧协会下属的一个网站发布消息,就已经引起了业内的普遍关注,带来了良性循环,展位供不应求就成了意料之中的事。

2.展会价格不宜轻易改动。严格控制成本和选择适当的经营模式是每个公司在每个时期都应注意的事情,但笔者个人认为决不应该为了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而利用各种可能的方式降低展会报价。第一:价格是应该在作好市场预测之后就已经决定的,决不能因为没有完成销售额而降低价格,这样会使会展企业丧失信誉;第二:合理的成本节约是有限度的,也应是一贯的,一味地追求低成本必将引起行业内价格战的恶性循环。因此:价格的决定必须慎重,必须建立在详细的,真实的,审慎的市场分析基础之上,一经决定,应不再更改,否则,牵一发则动全身,带来的后患将不仅是公司本身的,也将波及行业。

3.笔者认为此种降低参展商资格的方法在任何时候都断不可取。虽然这种方法是可能会吸引到一些原不符合参展资格的客户,但会令绝大多数参展商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失掉的是更多的客户,展会的信誉甚至是公司的品牌。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会展营销不是单凭某个或某群人靠游说或广告就能做好的,而是要经过有目标的市场调研,准确的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制订相应的营销组合方案,临阵抱佛脚是没有用的

二、会展营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必须考虑到的是有些公司是否能够负担过高的宣传费用和过长的筹备周期。因此,笔者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使会展企业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尽快提高公司知名度,把握客户信息,奠定客户基础。以下是其中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会员制

会员制大家都不陌生。这里笔者想结合会展业的特殊性,探讨会展业会员制的可行性及风险性。

首先,谈谈会展业会员制的优势。同其他行业的会员制一样:会员优惠制度可以吸引更多潜在客户,建立忠实客户体系,在目标客户中树立信誉,提升品牌。

其次,谈谈执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应有明确的市场定位,不能为了网罗更多的会员降低准入标准,增加会员管理的难度;

第二:提供方便的入会渠道。所谓方便,是指方式的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而不是不顾市场定位,尤其是对会员资格要求偏高的时候。

第三:既然要建立会员制度,就要有相互利益关系。返还利益力度不足,就不足以吸引客户,就失去了会员制的意义;而返还利益过大,又会导致企业负担过重,反而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会展业会员制也同其他行业会员制一样,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品牌管理,成本负担,推广周期等。这里笔者所能想到的只是结合会展企业的实力和目标市场的情况,设定会员的最大人数,规避管理风险。

三、用“会前会”和“会后会”促进展会营销

通常的“会前会”指会前筹备会,即主办方将参展商集合起来,统一安排工作进程并当场解答参展商的各种问题。当然,这是一种可快速沟通的好办法,现在很多主办方都采取了这种方法。

所说的“会前会”是指专门针对即将筹备或已经开始筹备的展览而策划的技术研讨会。这种研讨会技术性强,主题与展会密切相关,为展会服务。用个例子来说明这种研讨会。某公司在策划电子产品展时,根据行业热点,先筹备了一个“无铅技术”研讨会,主要请了以下四方面的人:学术界代表——讲解无铅技术发展史;政府代表——讲解无铅产品的政策内容;无铅制造的高端公司代表——讲解其公司对于无铅技术的应用;电子产品的客户代表——这是真正的目标市场。试想,在这样一个成功研讨会的造势之下,该公司的电子产品展览会不用花费太多精力,就已经抓住目标市场了。

可见,这种“会前会”的优势在于:

1.技术性强,容易吸引高端客户;

2.在宣传上比单独宣传展会更容易让人接受;

3.技术研讨会本身就可以被视为商业会议,可以适当收取费用,不牵涉宣传成本提高的问题。

4.可以被视为一种市场调研,投石问路;

5.有效提升展会的档次。

同时,应该注意的是:一、“会前会”人数不应太多;二、在人员邀请上应走高端,宁缺毋滥;三、主题应与展会密切相关或者是行业内的热点问题。

“会后会”其实是指各种展会的后继服务。目前在国内,这项服务似乎仍被忽略,但认为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服务方式,尤其是对那些举办定期展会的主办方,会后服务更显得重要。“会后会”不一定真的要会,要视情况而定。比如:会后主办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追踪参展商对展会各项服务的满意程度,并根据参展商的反馈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