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大学创新创业项目-中德大学创新创业项目申报
- 加盟资讯
- 2023-04-12
- 39
中国计量大学是985还是211呢?
中国计量大学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该校是浙江省省市共建重点高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中国计量大学(China Jiliang University),简称中量大(CJLU),是国际上唯一一所以计量命名的本科院校。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浙江省教育厅与义乌市人民政府共建重点高校、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领域唯一的本科高校 ,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牵头单位。
中国计量大学溯源于1978年国家计量总局创建的杭州计量学校;1983年改建为杭州计量测试专科学校;1984年改为杭州计量专科学校;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中国计量学院;2016年更名为中国计量大学。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占地面积1580亩;与义乌市政府共建中国计量大学义乌研究生院,设有18个学院(部),开设58个本科专业;建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0700余人(含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研究生3600余人。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8月,中国计量大学建有18个学院(部)以及工程训练中心;开设58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8月,中国计量大学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近70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约占70%。拥有共享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国家级人才20余人,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万人计划”、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151人才重点资助人选等省部级人才30余人。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浙江省高校教学团队5个,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5个,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4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8月,中国计量大学共有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3个、B类7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9个,国家质检总局重点建设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25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4个。
重点学科
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3个):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7个):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数学、机械工程
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仪器科学与技术
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9个):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应用数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应用技术、光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食品科学、安全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国家质检总局重点建设学科(4个):仪器科学与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光学工程
教学建设
截至2022年6月,中国计量大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浙江省优势、特色专业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通过全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7个,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8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级、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浙江省第一批产教融合示范基地1个。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产品质量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知识产权、能源与动力工程、安全工程、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工业设计、标准化工程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安全工程、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知识产权、工业设计、标准化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汉语言文学、视觉传达设计、通信工程、财务管理、应用物理学、法学、汉语国际教育
浙江省优势专业(5个):工商管理、产品质量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具有计量、质量、标准化特色的机电类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
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质量管理学》(宋明顺)、《传感器技术》(李东升)、《大学生学习指导》(李丹青)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质量管理学》(宋明顺)、《传感器技术》(李东升)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计量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质量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食品质量安全及检测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检测与控制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网络通信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计量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生物测试实验教学中心、检测与控制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行业院校办学特色拓展与深化的路径研究及实践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8月,三年来与滨江、上虞、良渚等地共建大学科技园、高等研究院、国际创新设计学院、创新研究院等,与义乌市签署深化全面合作协议;与省内外近30家市、县政府签署科技合作协议,主持和参与5家浙江省产学研联盟中心,与温岭、余姚、安吉等地共建14个技术转移机构,参与共建11个产业技术联盟和地方研究院(中心);举办290期计量标准质量专业人才培训班,学员超过1.6万人。
截至2021年8月,中国计量大学先后与美国、英国、新西兰、德国、法国、捷克、澳大利亚、加拿大等30余个国家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友好合作,开展校际联合培养博士、硕士和学士项目,与新西兰、英国高校举办2项本科合作办学项目,与捷克高校合作共建1所孔子学院;有在校留学生358人,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等33个国家;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成立了全球首个“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5所高校加盟,其中境外高校37所。设有杭州—德累斯顿联络办公室,推进中德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合作、中德师生交流及科技合作。
科研机构
截至2021年8月,中国计量大学拥有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质检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7个,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5个,建有中国计量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有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8月,中国计量大学图书馆共拥有纸质馆藏文献248万册,电子图书175万种。年订购中文期刊1156余种、报纸27种;外文期刊68种。馆藏文献涉及理、工、管、法、文、经、医(药)、哲等多个学科门类,在多学科文献收藏的基础上突出计量、标准化、质量检验、质量管理等质量检验检疫特色,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检定规程的收藏较为齐全。此外,该馆还订购有中国期刊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网、万方学位、会议论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IEL、Elsevier、EI、Springer、EBSCO、LexisNexis等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50多个。
学术期刊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国计量大学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以刊登有一定创见的科学技术研究论文为主,并适当刊登有价值的学科前沿,最新技术发展的综合评述类文章。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为季刊,每季末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曾获得教育部科技司“2004年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2006年获得教育部科技司“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特色期刊奖”;2008年获得教育部科技司“第二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特色期刊奖”;2008年获得“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8年获“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获得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有哪些专业?让你一目了然?
一、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简介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是一所国家级应用型大学,成立于2012年,是由天津市政府和德国联邦政府共同创办的国际合作高等学府,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家实施中德合作办学的高等学府。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实践教学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特色,以创新科技为支撑,致力于打造一流的应用型高等学府。
二、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有哪些专业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共有36个本科专业,分别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工业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汽车服务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数字媒体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工商管理、金融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法学、公共管理、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社会学、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等。
三、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实践教学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认为,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行实践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实习、创新实践、国际及国内学术研究项目、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及国内学术研究项目、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及国内实践教学项目、国际及国内学术论文发表、国际及国内参观交流等。
四、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特色素质教育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认为,素质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的,积极推行特色素质教育模式,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特色素质教育模式主要包括:精英计划、创新创业训练营、学科竞赛、职业技能培训、社会实践、跨文化交流、校外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及国内讲座、国际及国内参观交流等。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山东农业大学中德合作办学怎么样?
山东农业大学中德合作办学还不错,师资力量很强。
山东农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1月,学校拥有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山东农业大学
中国计量大学怎么样?
中国计量大学还不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7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近70%。
拥有共享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国家级人才20余人次,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万人计划”、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151人才重点资助人选等省部级人才50余人次。
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浙江省高校教学团队5个,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5个,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4个。
2、合作交流
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与美国、英国、新西兰、德国、法国、捷克、澳大利亚、加拿大等50余个国家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合作,开展校际联合培养博士、硕士和学士项目,与新西兰、英国高校举办2项本科合作办学项目,与捷克高校合作共建1所孔子学院,建有中东欧研究院和浙江—捷克人文交流中心。
与“一带一路”捷克站等共建浙江—捷克布拉格丝路学院。牵头成立全球首个“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117所高校加盟,并建立“一带一路”学院。设有杭州—德累斯顿联络办公室,推进中德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合作、中德师生交流及科技合作。
中国计量大学学位介绍:
学校建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设有19个学院(部、中心)。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1.5万余人、研究生2800余人。
在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分类评价中,连续四年位列多科性教学研究型高校、硕士培养高校第一名,2020年列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硕士点高校第一。
中德校企合作如何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
“中德・校企合作项目签约仪式”6月19日在广东东莞市技师学院举行。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杨红山与德国联邦劳动局国际部总干事wilken(威尔肯)签署了《关于中德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合作,培养具有国际化水准的高技能人才。
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在中德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项目互相支持与合作,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具有国际水准高技能人才,为广东和德国萨克森州提供高素质的国际化技能人才,实现高质量就业。
双方同意发挥中德职业教育的优势,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培养模式、职业认证体系,培养双方适用的、具有国际化水准的高技能人才。中德合作培养并取得有关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在广东和德国萨克森州就业,享有当地国民同等的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
签约仪式上,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学院和东莞市技师学院、固高科技企业还就三方开展中德合作项目签署了框架协议。
根据该协议,中德合作项目将通过引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核心理念,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双元制本土化实践标准体系,共同培养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推进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三方通过共建中德智能制造学院,整合机电一体化、数控加工、模具制作、3D打印技术、工业机器人,打造面向创新创业的公共技术平台。该平台将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产教融合为载体,成为国际化技能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
来源:中国新闻网
研途教育中德学院怎么样?
研途教育中德学院(YanTu Education Sino German College)是一家合作办学的大学,由中国武汉理工大学和德国不莱梅应用技术大学共同创立,为学生提供双语教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从学校的背景来看,研途教育中德学院是一所可信度较高的学校。学校注重教育质量,并且在学生学习管理、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有比较好的规划和安排。此外,学院提供不少机会让学生获得实习和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经验,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当然,学生要选择一所合适的学校,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学费等等,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选择。
本文由投稿人小点于2023-04-12发表在成都创业号,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liuninggang.cn/article/41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