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互联网营销数据-互联网白酒的营销手段
- 网站优化
- 2023-04-09
- 30
全球红酒和白酒销量
数据显示,茅台、五粮液、剑南春分列商品销售数量排行前三名;53°飞天茅台(500ml)52°五粮液500ml、52°剑南春500ml、分列白酒销售数量排行前三名;澳大利亚黄尾袋鼠西拉红葡萄酒(750ml)、法国原瓶进口葛雷奥利干红葡萄酒(750ml)、7°通天柔红山葡萄甜酒(750ml)分列红酒销售数量排行前三名;20.1°真露竹炭酒(360ml、)人头马CLUB香槟区优质干邑(350ml)、4.8°百加得冰锐朗姆酒预调酒八连包(275ml*8)分列洋酒销售数量排行前三名。
白酒方面,一线品牌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则魅力不减,持续热销,占据前4榜单;扳倒井、泸州御酒受益与酒仙网合作锻造互联网爆品,成为年内黑马。

白酒排行榜TOP10:互联网爆品成亮点,茅台第一
白酒销售数量排行榜中,在传统大流通产品持续热销的同时,互联网爆品占据大半江山。53°飞天茅台(500ml)52°五粮液500ml、52°剑南春500ml,分列前三甲。52°泸州老窖三人炫1000ml销售不俗,位列第四,而38°扳倒井青花瓷700ml居于第五名。
从互联网爆品来看,扳倒井青花瓷、三人炫、韵坛、全兴老字号、汾酒帝王黄升级版、国台品鉴15、酒鬼酒天工开物上榜,其中扳倒井青花瓷、三人炫、韵坛三款产品的热销,从一定程度上也支撑了相关品牌入榜全年品牌总榜,显示了超级大单品的作用。全兴老字号、国台品鉴15也受益于酒仙网的直播等社会化营销手段成功入榜,实力不可小觑。
总体来看,除了53°茅台飞天、52°五粮液、52度剑南春是中高端之外,其他产品都是亲民的“民酒”。由此可见,包装精美、容量大、性价比高的互联网定制酒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而从度数来看,除扳倒井青花瓷为38度之外,其他全部为52、53高度酒。

红酒排行榜TOP10:进口为主,国产仅1款入榜
在红酒排行榜中,9款为进口葡萄酒,其中6款来自法国,显示了消费者对于旧世界红酒出产国法国的品牌认可。互联网热销产品黄尾袋鼠、奔富2款澳大利亚葡萄酒也入榜前十,热度不减。同样是旧世界的西班牙出产的红酒向来以性价比而知名,年内也有1款红酒入榜。
在国产酒方面,只有通天葡萄酒入榜,显示了进口葡萄酒对国产葡萄酒的巨大压力。入榜的通天葡萄酒为7度通天柔红山葡萄甜酒,是中国特色的山葡萄酒,彰显了中国葡萄酒的本土风,而度数低、口感偏甜的特点,也比较符合中国消费者偏甜的消费偏好。
从具体产品来看,20.1°真露竹炭酒位列榜首,符合韩流文化盛行以及烈性酒低度化的趋势,人头马CLUB香槟区优质干邑凭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位列第二,百加得冰锐朗姆预调酒八连包则延续了消费者对预调酒的喜爱,位列第三。消费者在夜场常见的深蓝伏特加、杰克丹尼、芝华士、轩尼诗、百龄坛、百利等都成功上榜。此外,目标消费者为女性的17°爱尔兰百利甜酒也成功上榜
酒类最新营销模式,白酒推广营销策划方案有哪些?
1、电视节目、网络节目赞助。
2、总结品牌标签,不断提,不断深化用户认知。
3、明星代言
4、跨界合作
5、线下活动合作,如音乐节
6、设计升级,加入让现代人共鸣的语句
7、负面新闻
半年已抛360亿扩产计划,白酒存量市场竞争有多激烈?
白酒的六大类消费人群
根据腾讯营销洞察的资料显示,白酒6类典型消费者分别是活跃中老年、新入圈年轻人、拼搏打工人、高线新中产、高端商务人士、新势力女性。这也是今后白酒生产制造企业的目标客户群体。
白酒市场集中于二三线城市
白酒市场集中于二三线城市,相对分散,地域覆盖相对更广,城市分布中均从一线城市到五线城市,喜好白酒的人群分布均达到10%以上。
其中,三四和五线城市对于白酒的偏好高于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白酒消费市场呈现下沉的趋势,中小企业也可以将此视为一个树立品牌地位的机会,激活三四线城市的市场需求,或将帮助中小白酒企业提升品牌地位。
中青年人群是白酒的主要消费群体
30-39岁年龄人群的占比在三种酒中均占最高。对于18-29岁的年轻群体,对于啤酒的认可度显著高于白酒和啤酒;30-39岁和40-49岁的年龄人群对于白酒的认可度最高,白酒的目标消费群体也主要是该年龄层次的人群。
醇厚丰满和柔和舒顺两种口感备受青睐
消费者在购买白酒时,对白酒的口感要求,喜欢醇厚丰满的消费者和喜欢柔和舒顺的消费者人群分布相差无几,均在34%左右。因此,对于白酒企业来说,醇厚丰满和柔和舒顺两种口感是未来企业可以进行产品研发时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
大部分消费者偏好200元以下的白酒
消费者对于白酒的价格偏好集中于200元以下,占比约90%。从一定程度上来看,目前消费者对于低端白酒较为青睐。中高端白酒仍然不是大部分消费者的首选。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白酒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互联网酒业营销案例分析
案例一:通过互联网直面消费者
在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中,河北永不分梨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直面消费者而开展的互联网营销活动非常有借鉴意义。
据永不分梨酒业董事长宋瑞明介绍,除了拥有一个公众号——“和你在一起”外,公司还根据消费者不同的兴趣爱好建立了几十个小型的微信群。对于这些由不同兴趣爱好分类而组成的群体,永不分梨酒业一方面安排专人维护;另一方面,公司也会支持鼓励每个群开展一些集体活动。经过长期的运营与维护,永不分梨酒业的公众号和微信群直接接触的人数达12万之多。
尽管永不分梨酒业在最初开展互联网营销推广时并没有意识到互联网营销及消费者的重要性,而仅仅是由于传统渠道的营销及品牌推广渠道成本较高以及新产品推广的市场阻力比较大。
但是从营销效果上来看,他们这种直面消费者、关心消费者体验的营销及品牌推广方式效果明显。宋瑞明也直言,互联网营销是永不分梨酒业目前乃至今后最重要的营销及品牌推广手段,永不分梨酒业专门负责运营和维护公众号及微信群的团队也逐步成长为一个25人的大团队。
对于永不分梨酒业旗下产品能快速在邯郸乃至河北打开市场,宋瑞明认为,他们的成功在于实现了与消费者的紧密结合,在这种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注重消费者体验,也积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服务。而在对消费者的维护过程中,公司实现了将营销、品牌推广、经销商管理、消费数据分析等结合在一起,这为公司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很好的市场依据。
对于传统的区域经销商而言,永不分梨酒业的互联网营销很有借鉴意义。
宋瑞明认为,相对于永不分梨旗下的郸酒等品牌而言,五粮液公司的全国性品牌在市场上的认知度高,也有忠实的消费者。所以,在区域市场内,五粮液公司经销商的市场推广阻力会小很多,如果能很好地利用互联网思维,通过将传统渠道资源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精耕区域市场,直面消费者,并提供更方便的购买渠道,构建一个区域内互联网营销生态体系,一定会在区域市场上取得成功。
案例二:积极拓展互联网渠道
除了进一步精耕传统渠道,五粮液公司还积极拓展互联网渠道。2014年6月,五粮液公司与京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五粮液公司也针对京东量身定做了1618浓香型(618ml)新品白酒。
今年也被五粮液公司视为拓展电商渠道重要且关键的一年。据了解,五粮液公司将加强电商团队专业化建设,组建一支涵盖运营、策划、设计、物流、客服等专业人员的专职团队,同时建立适应电商渠道的财务、费用支持、物流服务等配套支撑体系,逐步实现五粮液电商渠道的战略定位。除此之外,五粮液公司也将优选更多的电商渠道代理平台,通过与各类专业化的`电商平台合作,建立五粮液初级阶段的电商渠道运营体系。
与以往单纯将白酒产品从传统渠道直接转移到线上渠道销售的模式有所不同,五粮液公司与电商平台的合作首先是以消费者为出发点,通过与电商平台共同开发、规范线上消费市场,整合共享行销数据资源,从而更好地接触一线零售市场,以期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及购物体验。
案例三:助推品牌传播与推广
由CuriosityChina制作的2015年微信用户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这些用户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通过品牌注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而通过微信开展支付行为的用户达到了4亿左右。在使用频率上,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55.2%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在中国,微信也已经覆盖了90%以上的智能手机。可以说,微信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手机应用,它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工具。
在刚刚过去的父亲节期间,五粮液公司即通过微信这一工具开展了3场名为“五粮美酒,致敬父爱”的微信营销活动。在活动期间,微信用户可以通过关注五粮液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并分享此次活动页面,获得五粮液美酒。
据五粮液品牌管理事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微信营销活动是以消费者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将五粮液低度系列的品牌推广活动与热点事件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尝试。
而据五粮液市场服务公司相关人员介绍,此次父亲节微信营销活动也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此次活动的微信推文在首日阅读量就达到了28万之多,而自活动开展以来,五粮液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人数就以每天1000人的幅度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记者发稿前从五粮液公司传来消息称,该公司已与国内知名学府——电子科技大学达成合作意向,拟在“互联网+”领域实现更加深度的战略合作,相信五粮液公司一定能在“互联网时代”绽放出更加炫丽的色彩。
互联网时代的白酒企业如何创新?
互联网在重新定义很多行业,去年以来,很多传统行业都产生了互联网焦虑症,都在思考如何颠覆自己,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
在国家打击三公消费背景下,白酒行业如何突围?互联网时代的白酒企业如何创新?
我认为,互联网时代的白酒行业思考商业创新,更准确的说法,不是颠覆,而是思考重构。
第一,组织重构:打破工业化的僵硬,重视“自组织”的价值。
互联网时代是产销合一的时代,消费者不仅要参与营销,更希望参与到产品研发的过程中,所以众包、众筹的概念会越来越流行。过去,企业用控制信息控制消费者,现在信息变得透明化,消费者用互联网空间的关系来定义信息的价值,以及评估产品的价值,这种消费者自组织的聚合方式,在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
白酒如何重视“自组织”?是否可以让消费者来参与设计酒的包装?让消费者用众包的方式来创新酒的口味?这些都是工业化时代很难实现的,但是今天,只要你建立消费者聚集的社区,你重视 社会 化网络上的消费者,你就可以让消费者参与进来。
第二,消费者重构:大众破碎,精众族群崛起。
今天的企业,如果还是用过去定义大众消费者的方式去定义消费者,很可能遭遇失败,甚至大量的营销资源浪费。互联网把消费者碎片化,消费者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生存,消费者的生活形态和价值观在决定消费,不是人口学决定消费。因此,白酒行业需要挖掘“精众”价值,例如白酒如何挖掘女性消费者的价值?白酒如何服务屌丝?
白酒如何运营用户,能不能做粉丝经济?大家都谈小米,小米最早是应用MIUI系统建立粉丝社区,然后才推出手机。今天的白酒怎样挖掘年轻人的消费需求?从数据上来看,80后、90后喝葡萄酒、洋酒的比例要比喝白酒的高。很多白酒企业认为,现在80后、90后还年轻,年纪大了就一定会喝白酒,80后、90后被葡萄酒、洋酒文化熏陶和影响后,可能就不回来了,这点尤其值得白酒企业重视。
第三,产品重构:赋予新的体验,塑造新的消费场景。
互联网带来的核心变革就是体验的变革:企业需要思考,到底我们如何塑造新的体验?前几天我在鼓楼大街的一个咖啡店喝了一种用酒调制的咖啡,味道很不错,我在想,为什么酒行业没有星巴克而只有酒吧这种消费场所的形态呢?
现在的白酒线下专卖店,为什么不能做成白酒文化的体验店呢?
白酒能不能到酒吧里喝?能不能进行调制?
传统的白酒是一个“仪式感”的产品,喝白酒的场景主要是商务交往,产品场景还太单一,这让年轻人一提到喝白酒就头疼,因此,白酒企业要从需求中寻找产品创新的空间,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产品的重构。再比如,能不能往 健康 饮酒这个概念发展?让饮酒成为一种美好生活方式的想象?
第四,品牌重构:从自说自话到平等对话。
白酒行业营销很传统,央视标王就是这种传统营销的代表。从最早的“省优”“部优”“国优”到现在的白酒广告,动不动就是“百年”、“典藏”、“盛世”、“国”等词汇。
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越来越不喜欢这种品牌唯我独尊的词,对于白酒企业而言,需要从打造“名酒”品牌转变为“民酒”,即真正打造消费者喜欢的品牌,白酒品牌一定要用亲民化的思维做营销,改变这种既“端”又“庄”的腔调。白酒品牌要学会跟消费者产生真正的共鸣,甚至要跟消费者一起来创造品牌。
第五,传播重构:数字资产的构筑。
现在消费者的媒介空间,都是跨屏幕的空间,不管是电脑、电视或手机,经常是多屏化的媒介行为,而且,今天,很多事件的影响力都是在网上产生的。调查数据显示,互联网已经成为城市主流白酒消费者接触白酒信息排名第二的媒体,我相信未来会成为更加重要的营销渠道。
更值得关注的是,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理解白酒,不单纯只是品牌的认知,很多人开始研究白酒文化的价值,甚至开始学习品白酒的知识,这都需要白酒企业不仅输出产品,而是输出一种白酒文化,输出有价值的内容,这些所有的内容都会成为数字品牌资产的一部分,而会通过互联网影响到更多的消费者。
最后再说一句,为什么白酒行业就不能有星巴克这样的形态?中国白酒文化的内涵要比外国的咖啡文化丰厚得多,而白酒在中国是一个包含了地域、文化、工艺、技术等等多元要素的产品,因此,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空间,体验价值、白酒衍生的文化关联消费产品、场景的重新塑造、消费者的重新分类,都将成为未来白酒行业创新的关键词,而加剧这种裂变的是互联网。
变局正在拉开,一切才刚刚开始。
渺小烟酒店背后,一个互联网“改造不动”的千亿市场
转自:孙宏超 腾讯深网
在茅台前面,再大的电商巨头也得俯首帖耳。
例如,7月份的飞天茅台电商平台招标会上,茅台酒销售有限公司给出一系列条件:2018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大于500亿元,酒类销售额大于5亿元;快消品总仓数量15个及以上;自营平台注册用户数超5000万;线下实体店(配送点)全国省会城市覆盖率大于80%……
按照这个条件,只有天猫、京东、苏宁等三家综合电商平台有望入围,它们一起瓜分400吨的销售量。与此相应,茅台2019年下半年计划投放1.8万吨,其余91%以上的茅台酒还是通过线下渠道销售。
不仅茅台青睐线下渠道。根据酒仙网董事长郝鸿峰公布的数据,在整个酒类行业中,电商渗透率甚至不足5%。
白酒可谓零售领域的皇冠明珠,2018年行业销售收入5363.83亿元,在全品类酒水中占比66.04%,在利润方面,白酒的表现更为优秀,总额达到1250.5亿,占比全品类酒水84.7%,啤酒、葡萄酒难以望其项背。
这是个数千亿的市场,主导零售终端者,却是那些冷冷清清的烟酒店、整天喝茶刷抖音的店员,以及大型连锁商超中少人光顾的烟酒专卖柜……
白酒的线下渠道仍处于混乱、分散的群雄割据时代,没有一家线下零售商的营收达到百亿规模。
原因并不复杂,资深白酒行业经销商董孺对《棱镜》表示,白酒并不符合线上零售的需求,“首先不靠降价铺量;其次白酒往往需要立即买到、消费,一般不会提前购买;最后,白酒消费者往往都有固定的购买渠道很难更换。”
不过,冰冷海水之下,烈火正在燃烧,谁将结束这个“战国时代”?
白酒零售渠道之所以“古老而又传统”,有其 历史 传承因素。
1988年7月,国务院正式放开13种名烟名酒销售价格,对白酒的价格管制逐渐放开,白酒行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零售渠道开始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但一样是摸着石头过河。
董儒介绍,从1989年至1997年左右,白酒零售行业比较混乱,“像茅台、五粮液这些高端白酒品牌,彼时都没什么完善的零售渠道,主要依靠企业政府的订货。”
经销五粮液之前,董儒主要帮助一家东北白酒公司从事零售工作,“因为信息不对称,那时候有饭店、KTV、酒厂这样的上下游资源,收入还是挺多的,但后来一些高中端白酒品牌开始建立自己的专卖店,中间渠道商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专卖店模式诞生是行业发展必然,“在白酒刚开始价格放开的时候,业内没有多少假酒,而且也没什么品牌需求。专卖店模式不仅仅可以杜绝假酒,而且可以在一定区域内成为重要的品牌形象展示。”董儒回忆道。
2000年以后,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知名酒厂均在全国进行专卖店尝试,甚至一些重要的渠道商也开始自主建立专卖店体系。
汪鸿自2006年开始在天津经营茅台专卖店,他当时专卖店收入确实不错,“开一家专卖店投入挺高,茅台要求必须是自己的门面,不能租赁,另外保证金加酒款一次性投入大概还需要一两百万。但销量很好,利润也高,一年左右就可以完全收回本金。”
汪鸿的专卖店当时雇佣了两个员工,“底薪加卖酒的提成,员工平均月收入差不多达到1万元左右。”
专卖店的黄金期持续了十年,汪鸿在2013年关闭了茅台专卖店,“2012年因为出台了‘八项规定’,对高端消费有限制,一些老客户、集团客户大幅减少了采购量。卖了一年左右存酒之后,我申请了烟草牌照,将茅台专卖店改成了烟酒店。”
茅台专门店的起始总费用一度高达两千万元,但在2013年前后,部分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专卖店的特约经销权费用大幅降低,汪鸿称在某些区域甚至已经降低至不足五百万元。
公开数据佐证,白酒行业在2011年营收增速达到顶峰,其中政务消费因政策影响大幅收缩,消费占比由40%压缩至5%。与此同时,个人消费接棒政务消费,消费占比提升至45%。
董儒对《棱镜》表示,现在业内的高端白酒专卖店分为自营和授权两种,“自营不用说了,相当于一个酒厂的当地仓库叠加广告展示的功能,也是酒厂销售谈业务的场所;授权专卖店主要以老店为主,拥有成熟的客户体系,成本早就收回来了,而且新进入行业者越来越少。”
北京人陈河的烟酒店位于十里河家具城周边,经营了接近10年。
在这个门面不大的烟酒店中,陈列着上百种白酒品牌、数十种的香烟品牌,但来往消费者购买最多的是冰柜中饮料、雪糕等夏季时令产品。
在北京区域,小型烟酒店最初类似于中关村电子卖场的摊位,“很多时候你来买烟或者酒,店里是没货的,都是打电话临时调配。”陈河此前是这些烟酒店的老顾客,“最大的问题是,假货太多。”
他后来萌生了经营烟酒店的念头,“主要是手里有一些相关资源,投入也不算高,申请烟草牌照已经算是最大的投资了。”
小型烟酒店是中小型区域酒厂催生的产物。
陈河和汪鸿的从业经验显示,他们的烟酒店中白酒品类销售最好的并不是茅台、五粮液这种高端白酒,而是红星、牛栏山这种区域性白酒。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仅茅台镇上,具备生产许可证的酒厂就多达506家,其中绝大部分酒厂并没有全国营销和零售能力。
国内的其他区域也与之类似,除了几家头部白酒品牌外,绝大部分区域品牌都要靠小型烟酒店进行销售。
2015年时,大河报援引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段玉忠的说法称,“没有经过精确的统计,全国夏邑酒商大约有10万人。”
这些夏邑酒商经营的多是市面上最常见的小型烟酒店,以批发+零售+清理长尾商品的模式占据着酒类零售的最主要渠道。
“这种模式销售吨数至少仍占据着白酒零售的九成市场。”董儒告诉《棱镜》。
更重要的是,小型烟酒店的利润率甚至比专卖店更高,“它们往往有一部分固定采购客户,同时也有一批散客,散客喜欢购买百元甚至五十元以下低端白酒,虽然价格低,但利润可能比一些高端品牌更高。”汪鸿说。
新兴糯米酒品牌糯言内部人士对《棱镜》表示,百元以下的糯米酒基本确定是勾兑。
“老话说三斤粮食一斤酒,但在实际酿酒过程中,考虑到去掉‘头尾酒’以及其他损耗,五斤糯米(成本为30元以上)可以酿出一斤糯米酒。再加上包装费用、运输费用、人工生产费用,一斤糯米酒的成本不会低于60元。但市场上大多数糯米酒、黄酒、白酒费用都低于100元甚至低于50元,这意味着其中基本添加了食用酒精(成本低于2元一斤),而不是纯粮食酒。”糯言内部人士透露。
小型烟酒店中的白酒即以此类白酒为主,利润往往可以达到100%,这个数字得到汪鸿和陈河的认可,“店里卖70元左右一瓶或者150元一对的白酒,可能进价只有20元。但一瓶千元左右的五粮液,可能进价超过800元。”
小型烟酒店“垄断”着线下零售终端,但在中国酒业的流通体系中,经销商体系的变迁难以忽略,电商等互联网平台则是后来者。
最开始,白酒企业往往喜欢大经销商+买断模式,“一些有资源和资金的经销商会将某些酒厂的相关产品进行买断,存下来之后慢慢销售,现在一些经销商手里还有相当部分的存酒等待销售。”在董儒看来,一些白酒价格虚高也与经销商囤货有关。
随着白酒品类市场化程度愈发完善,大经销商买断模式不再是主流。
以酒类经销商1919为例,在转型零售渠道之前,1919是一家成都的白酒三级批发商。2006年,其创始人杨陵江决定转型做零售,至今为止已在国内铺设1000多家线下门店。
和其他消费品不同,白酒有其独特特点,比如文化性以及区域性,甚至部分具有收藏特点,因此不同品类的白酒在线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销售模式,这让电商平台很难像其他品类一样改变白酒行业的销售模式。
而且,很多酒类电商平台往往选择B2B的模式,而非传统消费品的B2C模式。2018年,以B2B模式为主的1919网、易酒批等公司分别获得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的大额投资。
中国酒业2018年度新零售大会上,杨陵江对外表示,在2019年的扩张中,1919更重视对线下经销商的整合,同时还将对部分名酒企业的专卖店进行升级或提供服务支持。
同样在这个大会上,酒仙网和酒直达也公布了类似计划。
鉴于线下经销商的话语权强大,因此,这些酒类电商平台表达战略时的话术是“整合”,而非“改造”。
大型综合电商平台对酒业零售同样保有敬畏之心。
2019年3月,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零售集团3C电子及消费品零售事业群总裁闫小兵表示,“京东会尊重这个古老而传统的行业。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我们愿意和行业的同仁一起抽丝剥茧地来探讨这个行业发展的路径,不会做急功近利和伤害行业的事情。”
不仅经销商体系是块硬骨头,传统酒企一样让电商平台头疼。
董儒对《棱镜》透露,从2015年开始,很多电商平台曾经和五粮液有过接触,“但传统高端白酒厂商还是更喜欢传统线下渠道,不仅因为清货比较快,而且和其他零售业相比,白酒线下渠道太重要了,没有一家白酒厂商会真的放弃。”
传统酒企还选择主动触网。
近年来,多家传统酒企公布数字化转型布局:茅台牵手中兴、泸州老窖与华为达成合作、五粮液的合作伙伴则是IBM。一些白酒厂正在尝试智能酿造、智慧包装等相关尝试,利用数字化识别制造过程中的浪费和损失,逐步降低白酒生产制造成本。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它们的数字化转型仍处起步阶段,甚至有酒企负责人将数字化转型简单等同于电商销售。
(应被访者要求,董儒、汪鸿、陈河均为化名)
本文由投稿人小点于2023-04-09发表在成都创业号,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liuninggang.cn/article/40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