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互联网营销-一加营销手段
- 网站优化
- 2023-04-03
- 16
一加是谁的子品牌
一加属于oppo的子品牌。
一加本是独立手机品牌,创始人刘作虎是原OPPO副总经理,OPPO蓝光事业部总经理。他在OPPO期间,曾带领OPPO蓝光团队打造出在美国高端影音发烧友中颇受追捧的蓝光机,得到了机构的赞誉。
2012年3月他开始接手OPPO手机营销系统,大力推进互联网营销变革。2013年11月18日他在自己的微博平台宣布离开OPPO。同年12月17日宣布创业,成立一加科技。2021年,一加与OPPO全面融合,成为OPPO旗下独立子品牌。
发展历程
2022年1月,一加10Pro正式发布;4月,一加推出全新产品系列——一加Ace系列,一加Ace系列定位有颜有料的性能王牌,同时发布一加Ace智能手机,其采用长寿版150W超级闪充,仅需19分钟即可从1%充到100%;5月,一加Ace竞速版发布。
8月,一加AcePro发布,将搭载长寿版150W超级闪充和4800mAh大电池,仅需19分钟即可从1%充到100%,充电速度快,电池寿命长。一加AcePro还支持智慧充电引擎,可以根据不同场景智能切换充电模式,为用户带来更智能、无感的充电体验。
起底一加手机创始人刘作虎成长史 他与步步高段永平的诸多往事
运营商 财经 网 郭彭琪 /文
刘作虎,手机行业的知名高管,一加 科技 创始人兼CEO,OPPO高级副总裁,人们了解他是他牵头成为一加手机创始人之后,但他之前是做什么的,他为何之前在国内手机业没有露头,运营商 财经 网试图揭秘,还原一个知名手机企业创始人的职业人生画像。
刘作虎的“光辉人生”
他的外形一看就是南方人。据悉,刘作虎是湖北汉川人,只不过之前老有人以为他是成都人或者重庆人,因为他的温和形象与雷军这种“火爆的武汉人”形象相差甚远。
他毕业于浙江大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一看像是搞技术的。实际上他是一员营销大将,他擅长的不是研发,而是营销。
尽管百度百科显示刘作虎是“OPPO蓝光缔造者”,但其实当时没多少人知道,现在连知道“蓝光”、DVD这个词的人都不多了,因为用DVD机看光碟的时代都过去好多年了。
刘作虎开始出名,是因为2013年创立手机品牌一加 科技 ,立志打造一个“受全球用户尊敬的品牌”。
一加手机一经面世后,开启了国产手机不仅谈配置和性价比、更谈工业设计和个性化定制的先河,是第一家同时被《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等国际主流媒体认可的中国手机品牌,被业内誉为下一个“独角兽公司” 。
“两进OPPO”
但是,命运似乎总是有转折。
2020年6月,突然爆出一加创始人刘作虎再次回归OPPO担任高级副总裁,成为OPPO的“首席产品体验官”,对于刘作虎在OPPO的定位是产品线的总负责人。
这个事情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反正对外放出风声很久,也不知有啥忌惮,刘作虎最后终于自己确认了这个事情,这也反映了他的性格——做事谨慎,喜欢做铺垫。
换个说法就是做事缜密,不冒进。
其实,刘作虎就是从OPPO出来的。
1998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刘作虎就入职OPPO,那时的OPPO还是步步高时代,浙江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本科生也不是随处可见,自然,刘作虎要担当重任。
5年后,刘作虎担任了OPPO的开发部部长,但是当时OPPO是做影音设备的,刘作虎后来担任蓝光事业部总经理、营销负责人。
他与段永平是校友
但是,一个年轻人,提拔这么快,不让人奇怪吗?
这就与步步高的老板段永平有关了。段永平就是小霸王学习机、步步高无绳电话、步步高DVD的幕后推手。换句话说,这些就是当年中国的网红产品。
1999年到2000年,步步高两夺央视广告标王,从此,段永平就跻身中国亿万富豪之列。2019年10月,段永平位居2019年胡润百富榜第351位。
2020年2月26日,《2020胡润全球富豪榜》把段永平列为第1805位。把全球的富豪排几千个人,胡润的团队也真够累的,看来,胡润这个卢森堡籍人真的太热爱富豪了,尤其是计算中国富豪有多少钱。
但1999年的段永平的想法还很纯,“活下来”是他的一大渴望。他与刘作虎是什么关系呢?重要的就是校友。
尽管后来段永平更喜欢用人民大学毕业的身份出现,因为人大比浙大更容易交到层次高的人,但他还是更需要浙大这种知名工科大学的毕业生作为重要骨干,以便有大批真能干活的人。
刘作虎毕业于浙江大学,自然是步步高重视的人才。
他明明进的步步高公司却为何说他是OPPO的呢?
刘作虎在OPPO一干就是15年,早年是做DVD,在此期间还负责OPPO手机营销系统,基于互联网营销战略的精准实施,刘作虎主导对的OPPO Find 5等多款当时主推的机型成功上市。
但是,明明刘作虎当时所在的公司叫步步高,为何老说他当年的职务是OPPO的?这又要从段永平的运作思路有关。
在十几年前。千万别以为OPPO那个时候就很有名,根据运营商 财经 网总编辑康钊回忆,其实,段永平的企业在国内用的是步步高品牌,OPPO是步步高在国外的一个品牌。段永平喜欢孵化品牌,从内部分出一部分人去做一个新的品牌,研发、供应链可以共享,但销售、财务等都独立,甚至允许左右手互博,以便促进竞争。
他真的离开过OPPO体系吗?
一直到现在。OPPO、vivo都喜欢在国外另外创造个品牌,其实就是渊源于那个时代。
准确来讲,vivo才是步步高的继承者,很长时间里,vivo在深圳的办公楼就叫步步高大厦。
OPPO这边的体系现在叫欧加, 欧加控股成立于2004 年,前身是广东欧珀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也是 OPPO 的母公司。
刘作虎曾经在1998年大学毕业后就加入OPPO,一度升至OPPO营销负责人,后来的说法是刘作虎在2013年离开OPPO创立一加手机。
这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说法,因为一加与OPPO其实就是一家的。一加手机的业务运营实体公司广东万普拉斯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大股东为广东欧加通信 科技 有限公司,持股74.07%。
欧加控股拥有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欧加除了有OPPO、一加这两个品牌,也在2018年成立了Realme子品牌来开拓海外市场。
而欧加怎么来的呢?原本就是欧珀电子(即OPPO),后来有了独立子品牌一加的创立与成长,后来在2015年更名为欧加,从字面上都可看出来欧加就是欧柏+一加。
所以欧加是OPPO 、一加和 Realme的共同的投资方,在投资、供应链、制造等领域为三家公司提供支持。
也就是说,说“一加不是OPPO的”,“刘作虎 离开OPPO创办了一加”,这些说法也没啥错误,但也不是绝对化的,因为母体就是OPPO。只是OPPO做大了,又派高管去运作独立子品牌,OPPO成立一个控股公司,把控股公司改名叫欧加。
刘作虎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13年创办了一加这个子品牌。一加在美国市场成绩斐然,尤其是在高端手机市场拥有了一席之地。
这个时候,段永平早就不管事了,他让几个副总各自创立品牌,独立运作。OPPO的老大是CEO陈明永,他也是浙江大学毕业的,可见段永平当年大量用的是他的浙江大学校友,这种知根知底当然对包括刘作虎在内的高管团队的稳定性都有利。
毋庸置疑,刘作虎是手机业的顶级人才,懂技术,有市场眼光,尤其是对国外市场很了解,再依托OPPO强大的研发、供应链体系,一加手机或许成为第二个Realme。
一加单干了吗
没有。最近一段时间,中国手机市场可谓是风云再起,这边厢HTC掌门人王雪红重新下场执掌HTC,那边厢一加的掌门人刘作虎重回老东家OPPO,大家都在问刘作虎重新回巢,这个临危受命到底能给OPPO带来什么?刘作虎回来了,那他单干的一加还要吗?
一、刘作虎重回OPPO
根据蓝鲸财经近日的报道,沈义人卸任OPPO副总裁一职四个月后,该空缺由一加创始人刘作虎出任。日前,OPPO官宣刘作虎重返OPPO,担任高级副总裁,产品线总负责人。沈义人在OPPO的职位起伏同R系列是绑定在一起的,这位打造出经典广告语——“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前OPPO人,捧红了R7、R9、R15等多个产品机型。
早在今年6月微博就有传出,刘作虎回归OPPO担任"首席产品体验官"一职。直到近日,有确切消息指出,刘作虎担任欧加高级副总裁一职,主要负责欧加旗下产品规划与体验。刘作虎是手机行业历经了数十年风云的老兵。1998年,刘作虎大学毕业后加入OPPO,曾历任OPPO开发部长、蓝光事业部总经理、营销负责人。
直到2013年,刘作虎离开OPPO,创立一加科技。如今,刘作虎回到OPPO,新职务是欧加控股的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欧加旗下产品规划与体验,但与此同时,他作为一加创始人和CEO的身份,并不改变。欧加控股是OPPO的母公司,掌握了OPPO、一加和Realme三大智能手机品牌。
刘作虎此番回归,已经过去了7年。7年间,OPPO站到过霸主的位置,通过线下渠道的优势,营销推广的成功,其出货量曾在2016年问鼎国产手机第一。2015年,OPPO开始主打R系列,定位年轻用户和女性群体,不久后便成为当时的爆款。销售最火爆的时候,产品一度处于缺货状态。IDC数据显示,2016年OPPO在国内手机的出货量达到9500万,问鼎国产手机第一。
但近两年,OPPO的日子过得不太好,海内外市场销量下滑严重。在国内手机市场涌起高端机潮流时,OPPO的高端战略实行得并不顺利,Find X系列并没有获得市场的太多关注。自2018年以来,OPPO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开始下滑。2018年国内市场销量下降到第二名。2019年下滑到排名第五。
直到2020年3月,OPPO推出第二代Find X2系列。但近期,OPPO官方宣布FindX2 Pro机型降价1000元至5999元。Find X2发布4个月就宣布大幅度降价,是为了拯救当下低迷的销量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二、刘作虎临危受命到底能带来什么?
其实,刘作虎的回顾并不让人意外,早在今年4月份,沈义人离开的时候大家都在传刘作虎的回归,毕竟相比于其他人来说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刘作虎都是拯救OPPO的不二人选,作为一个1998年就加入OPPO的老人,刘作虎对于OPPO内部可谓是异常熟悉,再加上这些年又一直带领着一加在市场上摸爬滚打,这样的经历让刘作虎拥有了跳出OPPO看OPPO的能力,这为其改变OPPO提供了可能性,那么,刘作虎王者归来又能给OPPO带来什么呢?
首先,刘作虎很有可能将会改变OPPO营销为王的形象。在整个手机市场上,OPPO都是一个以营销闻名的手机公司,之前在我们写OPPO下沉市场的时候就曾经反复说过,OPPO与生俱来的营销才能是其从小霸王、步步高时代就已经传承而来的,沈义人曾被称之为“开启了OPPO营销时代”。
就连其竞争对手小米的创始人黎万强在其书中就非常明确的表示:OPPO的媒介资源整合非常彪悍,几乎把所有卫视与音乐、娱乐相关的节目都冠名了;明星策略,找巨星不找偶像,比如莱昂纳多的代言就非常成功;品牌包装很取巧,很多人以为是韩国品牌、法国品牌,从品牌的名字到品牌的设计都偏韩范、国际范。
这些可以说是沈义人给OPPO带来的营销优势,但是也成为了OPPO的路径依赖,让人形成了OPPO是一家注重营销轻视技术的公司,虽然OPPO在闪充、拍照等技术层面有所突破,但是市场上OPPO高价低性价比的形象却始终挥之不去,对于刘作虎来说,他在一加的所作所为将有可能帮助OPPO摆脱营销给自己的桎梏,帮助OPPO找到未来的方向。
毕竟刘作虎在一加的时候就反复说自己不擅长营销,据福布斯报道,一加早期在营销上只花了300美元,在Facebook发了几个帖子,但效果奇佳。更重要的是,即便用户知道了一加的品牌,却很难买到货。结果这反而成为了一加最有效的饥饿营销,这样的策略更加互联网,和OPPO传统的营销可谓是大相径庭,因此刘作虎接棒沈义人,让人看到了OPPO营销的更多可能性。
其次,刘作虎将有可能将OPPO、一加、Realme等三大品牌厘清或合并。说实在,一般情况下一家手机厂商弄多个品牌,都是为了定位不同的用户群,从而实现市场的多元化差异竞争,但是对于OPPO的母公司欧加来说,自己虽然拥有OPPO、一加、Realme三大品牌,但是,这三大品牌不仅没能实现差异化竞争,反而有相同化的趋势,特别是刘作虎执掌的一加,一加和OPPO虽然看上去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品牌,但是实际上又是两个相互资源共享的品牌,这就导致了近年来一加和OPPO在部分机型上的高度重合度,例如在2020年推出的一加8 Pro和OPPO Find X2 Pro,只在部分配置上有所不同,甚至被称之为“套娃机”。
对于,刘作虎来说,当前的这三大品牌实际上已经有些相互掣肘的感觉了,那么现在就需要的对这三大品牌进行全面的梳理或整合,要么三大品牌彻底分离,各自负责真正不同的差异化市场,走出类似于华为与荣耀、小米与Redmi这样的绝对不同的道路,或者就要么直接整合,形成市场合力,不要相互内耗损害本身的企业利益。
第三,刘作虎很可能彻底打开OPPO的互联网渠道。对于OPPO来说,它是有名的蓝绿机,甚至于有些“厂妹机”的不好的称谓,虽然这些称谓不好听,但是也从某种意义上证明了OPPO在线下市场上的强大,而刘作虎做的一加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互联网品牌,一加诞生之初,手机便定位的是互联网品牌,主推线上销售渠道,如今在当前线下市场遭到黑天鹅冲击尚未完全恢复的时候,手机市场已经变成了互联网的大时代,让拥有最互联网化思维的刘作虎来回归救主,十有八九为的是让刘作虎带领OPPO真正打开互联网销售渠道,从而让OPPO拥有属于自己的互联网基因。
其实,刘作虎回来无论做什么都是一个明确的市场信号,这就是OPPO准备有大动作了,只是同为OPPO高级副总裁和一加掌门人的刘作虎能否真正做到一心二用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撑不住了!两大手机厂商彻底合并,2022年或许还有更多掉队者
自2007年安卓诞生以来,智能手机时代正式到来,各大品牌厂商也风起云涌纷纷成为一时的豪强。但正所谓大浪淘沙,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少昔日名噪一时的品牌也黯然失色最终退出了市场,如曾经安卓手机代名词、市场份额排行第一的HTC;功能机时代的绝对王者,在智能机时代折戟沉沙的诺基亚;昔日 科技 巨头,在模拟手机时代占据超过80%市场份额的摩托罗拉等等。
对于国内厂商也同样如此,曾经名列“中华酷联”之一的酷派处境困难;用生态打法为噱头大肆抢占市场的乐视销声匿迹;凭着工匠精神以及罗永浩的名字曾大放异彩的锤子手机也已经归于尘土……经过洗牌之后的智能手机市场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本以为这种和平发展的趋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没想到突然传来两大手机品牌合并的消息。
4月25日在一加新品发布会上,中国区总裁李杰正式宣布一加将和OPPO全面合并入驻OPPO线下渠道,这个决定既然让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
一加创始人刘作虎在2013年辞去OPPO副总经理并创建一加品牌,从最初诞生起一加就试图模仿苹果的精品模式——只出旗舰手机再加上小米的互联网营销模式。这种模式让一加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在海外市场上也有不少的拥趸。
但随着移动智能手机市场逐渐饱和,竞争逐渐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一加面对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虽然一加试图结合苹果和小米各自的优势打造出一条新的道路,但是由于销量始终难以取得突破,因此在产业链和成本控制上的劣势也逐渐暴露了出来。
在2021年6月一加创始人刘作虎就曾发布内部邮件表明一加手机将和OPPO进行全面融合,一加也将作为OPPO旗下的独立品牌进行运营,但是两者的经销渠道并没有彻底合并。如今这一次新的决定意味着一加将完全整合到OPPO的经销体系中,从优点来说一加将可以使用OPPO已经建立起的完善线下渠道,对于短期销量提升将有很大帮助;但是从长期来说这种融合也将使得一加逐渐失去独立性,最终的结果依然难以预测。
为何一加会做出这个决定,这也和智能手机整体大环境有关。根据第三方数据统计机构CINNO Research公布结果显示,在2022年2月国内手机销量出现了同比20.5%的下滑。在月间销量上包括OPPO、荣耀、苹果、vivo和小米在内的全部手机厂商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在这种艰难的局面下,对于“小而美”的厂商来说生存已经成为了首要目标。对于一加手机来说同样如此,通过完全融合进OPPO体系并共享渠道以及手机操作系统,一加在国内的销量有望得到提升。
而在全球市场上来说,OPPO也有望借助一加积累下来的用户群体以及口碑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和销量,最终实现双赢。
但是放弃了自己渠道以及操作系统也让一加的竞争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特别是完全和OPPO一样的手机操作系统也很难让消费者产生不同的使用体验,随着OPPO的发展,最终一加也可能逐渐被所有人所遗忘。
而在一加之后,下一个掉队或者消失的手机厂商又将是哪一个呢?
一加和oppo是什么关系?是同一家公司的吗?
不是同一家公司,一加是OPPO旗下独立品牌。
拓展资料:
一加科技
一加科技(OnePlus)2013年12月成立,总部位于中国深圳。作为专注于打造高端旗舰产品的国际化品牌,一加科技秉持“不将就”的品牌精神打造精品,致力与世界分享品质科技。
2021年,一加入选“2021年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这是一加连续五年荣登该榜单,并连续三年排名前十。
2021年6月16日,一加刘作虎发内部信:一加将成OPPO旗下独立品牌。
2022年2月9日讯,一加首款平板电脑曝光:将搭载Andriod 12L系统。
创始人刘作虎,湖北汉川人,浙江大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原OPPO副总经理,OPPO蓝光事业部总经理。他在OPPO期间,曾带领OPPO蓝光团队打造出在美国高端影音发烧友中颇受追捧的蓝光机,得到了机构的赞誉。2012年3月他开始接手OPPO手机营销系统,大力推进互联网营销变革。2013年11月18日他在自己的微博平台宣布离开OPPO。同年12月17日宣布创业,成立一加科技。
OPPO(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OPPO(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是由陈明永等人于2004年创立,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智能终端制造商和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业务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40多万个销售网点及2500个服务中心,与全球用户共享科技之美。
OPPO一直专注手机拍照的技术创新,开创了“自拍美颜”时代;全球超过2亿人正在使用OPPO拍照手机。
2019年12月,OPPO入选2019中国品牌强国盛典榜样100品牌。
2020年1月4日,获得2020《财经》长青奖“可持续发展创新奖”。
2021年4月,OPPO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6.1万件,全球授权数量超过2.6万件。
创始人陈明永,英文名Tony Chen,男,中国著名企业家。199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系。1992年至1995年,就职于中山小霸王电子工业公司,担任助理总经理等职。2001年,陈明永创建了OPPO品牌,并担任CEO一职。2004年,OPPO(中国)公司成立,陈明永出任CEO,从此带领OPPO成为行业领导者。
一加 - 百度百科
OPPO(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 百度百
10秒卖3亿!一加是怎么把自己做成一个大品牌的?
不知道差友们有没有听说过一加的快闪店活动?
上星期一加 9 系列发布,紧接着上周末就在全国 16 座城市举办了 Pop-up 快闪活动,如果你上周末出门逛街,很可能就见到了这个夸张的场面。
这年头要肉身排队买的手机品牌倒是不多了,不过对于一加手机,线下排队买新机属于「 传统艺能 」。
同时,因为这次刚发布的一加 9 系列确实还挺能打,发布会前预定数量直接超过了 400 万,开售以后全网销售额在 10 秒破了 3 亿。
怎么说呢。。。一加这波算是成为了一个卖得不错的大众品牌。
这倒是让差评君不禁想起 7 年多以前,彼时一加还刚刚诞生。
不过在我继续一加的故事之前,咱们先聊聊一加的 CEO —— 刘作虎在创办一加之前干了点啥。
2008 年,刘作虎被任命为 OPPO 蓝光事业部总经理,而且当时有这么个任务:带领 OPPO 的蓝光播放器团队攻入北美市场。
刘作虎负责的产品在北美属于新品牌,没那么容易打入线下零售店贩卖,因此主要手段就是 靠线上销售 。
不仅如此,美国的蓝光播放器玩家发烧程度和专业程度贼高,喜欢研究图像和音频信号的优化,没事儿还爱刷机。
于是刘作虎常常 在线上论坛和用户沟通交流 ,并且选择每周五发布迭代软件,这样用户们就可以在周末的时间 刷机 了。
线上销售,经营线上社区,刷机。。。记住这些,老一加用户们应该很熟悉。
2013 年,刘作虎创办了一加,当时他接受了一次采访,提到的理念是: 不仅要谈配置和性价比,更要谈的是设计、工艺、性能和用户体验的平衡。
早期一加作为互联网手机品牌,也许是 CEO 承载了当年卖蓝光机的经验,直接线上渠道 + 线上社区两手抓。
在 2013-2014 年时段,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安卓版本叫做 CyanogenMod,当时原生安卓还不像现在这么强大,CyanogenMod 在国外有着非常固定的受众和爱好者。
而到了 2014 年 4 月,CyanogenMod 社区里出现了一条很有趣的新闻:
一个来自中国的,没怎么听过的手机品牌 OnePlus 获得了 CyanogenMod 的官方独家许可协议,同时打算发布一款价格亲民配置顶尖,搭载 CyanogenMod 的手机 —— OnePlus 1。
当年还有 CM 的授权标志
这手机在当时无论从设计,还是系统的好用程度,亦或者配置到价格都比较能打,差评君当时在美国的朋友表示它口碑颇丰。
一加 1 确实如刘作虎创立一加时所说的那样,不是一台仅仅谈配置和性价比的手机 —— 同年在北京的发布会上关于配置只讲了 1 分钟就过去了,而它的设计和手感至今让很多人记得。
还记得前面差评君提到的 2013 年的刘作虎的采访么?当时大佬还这么奶了一口:我们打算一年推出一到两款手机,明年能卖出 几十万台 就可以。
然后呢?一加 1 在 2014 年卖了 100 万台 。作为一个新品牌,这个第一步直接迈了个大劈叉。
于是一加在一个很牛逼的开局下稳步开始了扩张之路。
早期一加还只是邀请制购买,初期产能规模不大的情况下供不应求。虽然这说明一加确实很受欢迎,但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
这个状态持续了两年左右,2016 年,一加 3 取消了邀请制,成为了人人都买得到的手机,持续面向更多的大众。
顺带一提,一加 3 在发布时还顺便搞了个骚操作:开了一场 VR 发布会!
除此之外,这些年一加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一加特色的文化。
一加手机的社区非常注重技术探讨,而且官方主动放出固件,鼓励用户动手刷机。
今年一加 9 系列在发布会上提及的「 root 保修 」政策,甚至不是什么新卖点,一加手机其实很早就支持「 root 保修 」,发布会上只不过再提了一遍罢了。
其实这份气质是差评君最喜欢一加的一点: 和用户一起 探索 ,把用户当作朋友 。
而且 CEO 的身段也和用户离得很近:
还记得差评君前面把一加的 Pop-up 快闪排队活动说成是「 传统艺能 」吗?
因为人家从一加 2 时代开始就这么干了,而且当时就在纽约时代广场排起了长队,外国人驱车抢购中国货这种故事,对一加来讲不只是说说而已。
而一加 6 的 Pop-up 快闪活动更是在德国、印度、美国等全世界范围引起了大规模排队抢购,甚至有的人搬了那种露营用的折叠椅来提前等待。
而这份传统艺能在国内依然火爆:
2019 年全国 15 城快闪店用户排队购买一加 7T 系列,2020 年全国 7 城快闪店用户排队购买一加 8T。
今年全国16个城市快闪店,用户排队购买一加 9 系列,创下了新高。
当然,一加这些年来能如此稳步增长,不光是因为他们会搞社区,做营销,开活动,主要还是人家的产品研发一直都在第一梯队。
在 2019 年,一加靠着怒砸 1 个亿和三星显示合作,推出了当时行业独有的「 90Hz 流体屏 」,放在了一加 7 Pro 上。
在当时,大家伙的堆料点都被发掘得差不多了,结果一加挖掘出了这么个用户体验点。
这一波尝试属于一加带头打响的「 智能手机屏幕军备竞赛 」第一炮,直接带动了国产安卓手机厂商纷纷也开始往屏幕上下功夫,到了 2021 年,你一台旗舰手机刷新率低于 90 都不好意思出门打招呼。。。 ( 苹果:嗯? )
不过高刷屏的耗电问题确实后来成为了痛点,于是这两年手机厂商们的电池又做大了,充电效率又突破了。。。
而一加今年则从另一个角度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加 9 Pro的屏幕用上了更为先进的 LTPO 材料,再经调校后,可以自动调整屏幕的刷新率,范围是 1-120Hz,从源头上控制了一下功耗。
除了屏幕,相机作为智能手机界的经典战场,以往一加属于站在第一梯队,但是不出挑。
结果今年一加在影像领域直接找了个极其牛逼的伙伴——哈苏,就是跟着宇航员上过月球的那位相机界元老之一。
一加今年除了大幅提升了相机参数以外,还找了哈苏做色彩优化和调教,这波算是有点追求极致的意思了。
差评君的一位老法师朋友,喜欢摄影但是没钱摸哈苏,这回也过了把瘾,在朋友圈里装了个逼。
总之, 今年有了哈苏加持的一加影像系统,技术和逼格上,都在高端赛道都站得更稳了。
而另一个用户体验点 —— 系统,一加也没少为了用户而做出改变。
从最早的 CM,到后来的氢 OS 和氧 OS,一加在体验进步的同时,一直维持着「 纯净 」「 简洁 」的风格。
只不过,如今面对更多的用户,一加整了个定制版的 ColorOS for OnePlus。
毕竟并不是人人都算玩机党,比如说差评君的一些朋友就不会刷机,也不会倒腾各种插件和小功能。
眼瞅着品牌越做越大,销量越卖越高, 更全面的软件体验对于如今一加的体量来说还是相当有必要的。
而且一加也在布局 IoT,也就是物联网。
虽然目前动作不大,就多了一款刚刚发布的智能手表,以及曾在海外发布过的 OnePlus TV ,但一加 9 系列这波销量背后折射出来的用户数量,确实可以让一加考虑做出更多生态产品增加用户粘性了。
说白了, 一加手机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也开始整起「 一加全家桶 」来 。
到时候生态进化成完全体的一加也许更能打了。
在差评君看来,一加属于那种看着变化挺大,其实初心没怎么变过的 科技 品牌:
这些年产品改变下来的核心还是如刘作虎在创办一加之初说的那样,寻找 设计、工艺、性能和用户体验的平衡 。
这可能也是旁人欣赏一加,而一加粉丝始终喜欢一加的理由。
本文由投稿人小点于2023-04-03发表在成都创业号,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liuninggang.cn/article/36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