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展望未来学校 成都展望未来教育
- 每日更新
- 2023-03-28
- 33
崇州二中职业技术学校有什么专业
崇州二中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创建于1927年,1991年转为职业中学。
崇州二中职业技术学校专业
崇州二中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开设学前教育、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汽车维修、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机械加工、建筑工程施工、电子商务、旅游酒店服务和室内设计等专业。专业设备先进,专业设施齐全。
崇州二中职业技术学校简介
展望未来,将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成都领先、四川示范”的高级技工院校,力争到2019年,建设成为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西部人才基地。 崇州职教中心位于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崇州市,现有中南街、蜀州路、上元3个校区,占地150余亩,建筑面积55000余平方米,专业教学设备价值达3000余万元。目前在籍学生3000余人。
四川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一、四川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四川大学 是一本大学,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二、四川大学简介
四川大学 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 四川大学 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56.3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四川大学 由原 四川大学 、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 四川大学 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 四川大学 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 四川大学 ,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两校合并为学校题词并寄予深切厚望。2000年, 四川大学 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 四川大学 。李岚清同志在考察新 四川大学 时说:“ 四川大学 是我们改革最早的大学,对我国高校的改革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可以说是高校体制改革的先锋。”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期间,吴邦国、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 四川大学 视察慰问。2016年,李克强总理来校视察,勉励川大要为全国“双创”带头,多出世界一流学科。
四川大学 承文翁之教,聚群贤英才。百余年来,学校先后汇聚了历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李劼人、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吴大猷、植物学家方文培、卫生学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等大师。历史上,吴玉章、张澜曾执掌校务,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共和国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人民作家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等曾在川大求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64位是川大校友;2001年评选的近代50位“四川文化名人”中,有36人是川大校友。
四川大学 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4个学科型学院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本科专业142个,博士后流动站37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截至2017年底,学校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的学科领域14个,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前1‰。
四川大学 大师云集,名师荟萃。截至2017年底,学校有专任教师5494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1733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 四川大学 杰出教授5人,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3人、讲座教授16人,国家“*”领军人才14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0人,“四青”人才104人次,“973”首席科学家9人,牵头“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2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30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项目获得者39人(42项),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2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5人。
四川大学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近年来,学校围绕创建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建立了“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提出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确立了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构建了体现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持续推进“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连续成功举办6届“国际课程周”。2003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31项、国家精品课程3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2015年以来,学校共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7项,金奖数位居全国第二。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7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2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3700余人。
四川大学 科研实力雄厚,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学校现有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研究基地,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点实验室;有9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9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9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示范中心,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2005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41项。2017年,学校科研经费达19.53亿元。2016年度发表国内科技论文总数列全国高校第5位,SCI收录论文数列全国高校第6位。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学校先后编撰出版了《汉语大字典》《全宋文》《中国道教史》《儒藏》等大型文化建设成果。
四川大学 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四川大学 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的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2008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09年成为首批获得“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称号的4所高校之一。 四川大学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试点之一,2012年被评为国家A类(优秀)大学科技园,已孵化包括1家上市公司在内的科技企业335家。2016年,学校被批准成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年来,学校与国内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内外150多个地市和8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了200多个校地企产学研平台。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开发、转让、服务和咨询项目1.3万余项,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已成为相关行业的主导技术。2009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13个“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之一。学校设有4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属附属医院,在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雅安芦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伤员救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川大学 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目前,学校已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268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港澳台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214所国际知名大学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联合培养体系。与韩国、美国、比利时的5所大学合作共建了5所孔子学院。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相关机构建立的国际和境外科研合作平台和中心有: 四川大学 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 中德能源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 中德水环境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 中英联合材料研究所、 四川大学 —意大利国家研究会国际多功能聚合物和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 西部中国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双方合作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 中国西部反贫困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 欧洲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 美国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 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等。学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了 四川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共建了 四川大学 匹兹堡学院。
四川大学 图书馆现有纸本文献679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08个,人文博物馆珍藏文物8.5万余件,自然博物馆收藏动、植物标本87万余件(份),档案馆和校史展览馆收藏各类档案28万余卷(其中珍贵历史档案9000余卷)。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学校还建有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国家外语考试与出国留学人员培训机构以及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
锦江黉门,弦歌铿锵。当前, 四川大学 已经确立了“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的伟大事业”的宏伟目标。展望未来,学校将始终肩负集思想之大成、育国家之栋梁、开学术之先河、促科技之进步、引社会之方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再谱中国现代大学继承与创造并进、光荣与梦想交织的辉煌篇章!
四川大学双一流学科有哪些 附重点专业学科名单
四川大学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四川大学教务处本科登陆系统入口地址
四川大学教务处入口:
成都玉林中学怎么样捏?
成都市玉林中学建校于1988年,坐落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高新产业集中的成都市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四川省第一所实行全面改革实验试点中学,是成都市第一所实行校长招聘制的中学,是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也是全省、全国第一所有后援委员会的公立学校。 查看精彩图册
中文名: 玉林中学 创办时间: 1988年 类别: 公立中学 所属地区: 中国成都 主要奖项: 省校风示范校、示范性普通高中 教职工: 493人
目录学校简介校服学校历任校长简介师资力量校容校貌心系台湾发展前景
展开学校简介校服学校历任校长简介师资力量校容校貌心系台湾发展前景
展开编辑本段学校简介学校占地215亩,拥有芳草、石羊、玉林、肖家河四个教学区,六个教学点。
玉林中学
现
有教职工493人,学生8700多人。特级教师及后备人选5人,博士11人,硕士7人,研修生202人,市、区学科带头人4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四川
省优秀教师4人,成都市优秀教师9人,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23人,师德标兵10人 ,优秀校长5人,其他荣誉称号获得者200多人。
学校拥有功能齐全的教学大楼,设施完善的学生生活中心,设备一流的体育场馆、科技楼和天文馆。
在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有丰厚内涵的“人本·和谐”的办学思想,“琢玉成器,育才成林”,为社会培养了两万多名合格的毕业生,为高等学府输送了
一批又一批大学生,有300多名玉林中学毕业的学生在国外一流大学读书。培养了全国十佳警察田立,四川省理科状元翟牮,14岁少年大学生张晶,2008奥
运之星顾俊杰、周怡等一大批优秀人才,高考、中考连年受到成都市教育局的表彰,实现了“资源的快速积累,品牌的有效辐射”。
学校明晰了“集团化办学,国际化交流,科学化管理”的发展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深化课程改
革,开发校本课程。近三年来,承担了研究课题26个,其中国家级课题5个,省级课题2个,80%的教师参加了课题研究。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人事制度
改革、集团化办学、多元化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具有较明显的特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起到了实验性、示范性作用。
目前,学校正向着“将玉林中学办成在‘人本·和谐’的办学思想引领下,面向世界,并与国际接轨的师生互动发展的学校”的办学目标阔步前进。编辑本段校服分夏季校服两种,秋季校服一种,冬季校服一种.
[1]
此为夏季校服编辑本段学校历任校长简介【杨兴政】
杨兴政,男,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八角镇人民村人。在八角小学读书时加
入少先队,1954年考入盐亭县富驿初级中学读书并加入团组织,1958年保送入盐亭中学学习,1959年参加工作,1960年初被选送入四川省团校(校
址在重庆石桥铺)团县委书记培训班学习,学习期满后调入盐亭县团委并分管学校团队工作,1964年考入成都工学院高分子化工系塑料专业学习,1965年加
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被派到雅安市档案馆清理敌伪档案,后被送往邛崃桑园7848部队军垦农场劳动锻炼并担任司务长,1970年劳动锻炼期满被派遣到
成都市革命委员会,先在文教组织,再到市教育局革命委员会组织干部科工作,1971年被派到成都三十五中任政治处主任,后任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革命委员会
撤消后,被任命为成都三十五中校长兼党支部副书记,1980年率成都市一批教师支援马尔康和汶川,常驻汶川并兼任汶川威州中学校长,1980年返城后调任
成都二十九中(又称成都计算机职业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88年成都玉林中学创立,被市教委招聘为首届玉林中学校长,一直连任到2002年退休,退
休后又被聘为玉林中学名誉校长。还先后担任过成都东方双语学校和玉林中学(西区)校长,玉林中学与高新一中和玉林中学(西区)“三校合一”时担任顾问。曾
任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高新区优秀校长,成都市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优秀校长,荣获成都高新区创业奖,享受
成都市人民政府特殊津贴。
【唐方剑】
唐方剑,男,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教育专业,获理学学士,中学化
学高级教师。1997年西南师范大学教学论硕士课程进修班结业。中国教育学会德育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四川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委员会会员;成都市教育学会化
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先进德育工作者;四川省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首届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中语会杰出
贡献校长;1999年入选《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入选“成都市人才兴市百千万工程”。
治校理念:关注人的互动发展。
人生信条:做一个心理健康、有思想的人。
主要经历:
1987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教育专业、获理学学士;同年7月分配到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化学教师;
1987年至1997年在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工作,历任班主任、教研组长、教务处副主任、校长助理;
1997年西南师范大学教学论硕士课程进修班结业;
1997年至2002年7月任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97—98分管德育、总务后勤、校办产业,98—99分管总务后勤、校办产业,99—02主持初中部全面工作,参与了并校改革、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全过程);
2002年8月至2011年8月任成都市玉林中学校长。
【邓 铭】
邓铭,男,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物理系。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分别在高新一中、高新实验中学、和平学校担任副校长、校长工作。现任玉林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成都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2011年8月至今任成都市玉林中学校长。[1]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玉林中学建校于 1988
年,坐落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高新产业集中的成都市城南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四川省第一所实行全面改革实验试点中学,是成都市第一所实行校长招聘制
的中学,是四川省示范性重点高中。目前学校占地 112 亩,三个教学区,有 200 多名教职工,其中特级教师 1 人,教授 7
人,市、区学科带头人 20 人,高级教师 68 人,中级教师 72 人。 56 个教学班,近 4000 多名学
生,拥有功能齐全的教学大楼,设施完善的学生生活中心,设备一流的体育场、科技楼和天文馆,造就了一支为数众多、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
在 10
多年的迅速发展中,玉林中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路,构建了适应自身发展的“三立”办学理念,即“以高尚品德立人,以博学多才立身,以勇于探索立新”。
以“整合教育资源,立足校本开发,关注人本发展,促进玉林人的互动发展”为治校理念,为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格品质和个性发展打下良好而坚
实的素质基础,十年来,培养出了“四川省高考理科状元翟牮”、“清华大学高材生张奕”、“ 2008
年奥运之星顾俊杰”、“全国十佳优秀警察田力”等高素质人才。玉林中学还与高新区博士创业园成都博士达现代教育开发与研究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成立
了“玉林中学博士工作站”,先后有 7 位博士入驻工作站,共同创办了博士创新教育实验班 ”, 给玉林中学的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学校形成了“一校三址”的办学规模,整合了学校资源,提升了学校综合实力,加强了教育信息化进程,以教学兴校、科研兴校、管理兴校,塑造了玉林中学美好的办学形象。
现在,满怀豪情的玉林人在年轻的具有开拓、进取、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的领导下,正在为把玉林中
学创建成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面向世界,并与世界接轨的有特色的精品学校而努力奋斗。 企业介绍:
成都市玉林中学创建于1988年秋,是为玉林小区修建的配套学校。建校之初,玉林中学实行了一整套政革措施,概括为“四制(校长负责制、教职工全员招聘
制、任务和目标考核及岗位责任制、实行内部结构工资制)一包(经费总包干)两支持(成立由学校服务范围内的单位组成的办学后援委员会支持学校办学;学校支
持后援单位职工子女就学)”。作为首家校长负责制的改革学校,玉林中学的校长杨兴政是由市教委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教职工是由校长面向社会经过严格考核公
开招聘的,引进了全面的竞争、淘汰机制,从而彻底打破了吃大锅饭的现象,使学校的改革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十二年来,在市政府、市教委及高新区的关怀和
指导下,玉林中学不仅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而且稳步跨上了继续开拓的新台阶。尤其在高新区及市教委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玉林中学顺利合并了在建的高新区芳
草中学为玉林中学西区(西区为高中部,原校址为东区,开办初中部),并于98年秋成功启动,为玉林中学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日
臻完善,办学效益逐年提高,已成为在省市乃至全国有良好声誉和相当竞争能力的令人瞩目的一所新型完中。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于
2006年7月授予成都市玉林中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民航专业后备人才基地”,并委托玉林中学开办民航专业后备人才基地班,招收具备民航飞行技术和空
中乘务等专业基本条件的优秀学生,进行高中阶段文化课程教育和专业基本素质训练,旨在为民航飞行学院培养和输送飞行技术、空中乘务等优秀的民航专业后备人
才。
成都市玉林中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民航专业后备人才基地学生属成都市玉林中学普通高中学生,在与
普通高中学生同步完成普通高中基本课程的基础上,针对飞行、空乘专业的特殊要求,强化英语、增设形体训练课、体能训练课、礼仪培训课和面试技能技巧课等,
聘请民航专业教师授课,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成都市玉林中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民航专业后备人才基地班实行封闭式住读管理,实行助教制,配备课后辅导教师和生活教师,从学习到生活分别有专人负责。
2006年9月,成都市玉林中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民航专业后备人才基地面向全省招收首届高三民
航基地班,实行小班制教学和封闭式住读管理,通过文化、礼仪、形体、面试技能技巧等课程的强化训练,取得了良好成绩。学生参加民航飞行学院飞行、空乘专业
面试体检全部合格,文化成绩大幅度提高,升学率达100%,获得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及家长和社会赞誉。2007年9月,经成都市招生办公室批准,玉林中学中
国民航飞行学院民航专业后备人才基地面向全省招收第二届高三民航基地班和首届高一民航基地班,基地班管理严格规范,学风浓厚,学生文化成绩和身心和谐发
展,素质全面提高,得到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唐方剑:学校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1987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教育专
业,获理学学士,中学化学高级教师。1997年西南师范大学教学论硕士课程进修班结业。成都市教育学会化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成都
市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委员;成都市教师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成都市特级校长;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先进德育工作者;四川省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首届
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1999年入选《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入选“成都市人才兴市百千万工程”。
人生理念:做一个心理健康、有思想的人。
管理理念:关注人的互动发展。编辑本段校容校貌由玉林中学团委主办,共青团玉林中学委员会承办,并在每一学年的第二学期举办,活动旨在宣扬:做一个文明、多才、奋进的玉林青年。
活动启动于2004年5月,至今已成功举行过4届。
每年度的活动中将评选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玉林青年为“玉林十佳”、“玉林十优”。第五届玉林青年节将加“校园歌手大赛”、“教师知识竞答”等活动!由于地震原因,第二届校园新作文大赛组委会,决定将办赛款项全部捐赠地震灾区。比赛终止,所有作品将存档!
《玉林青年报》
2005年10月17日,《玉林青年》在玉林中学芳草校区、石羊校区、玉林校区、肖家河校区同
时举行发刊仪式。学校领导对《玉林青年》的成功发行表达了热烈的祝贺,对玉林中学团委的牵头作用表示了肯定,同时对玉林校园文化建设和青年的成长予以了展
望。各个校区的团员代表也在大会上致辞,立志要以《玉林青年》的发刊为契机和平台,进一步展现玉林学子的青春风采。被《玉林青年》首期录用了稿件的教师和
学生个人也在发刊仪式上领到稿费,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青年学子和教师关注《玉林青年》的热情,形成了热烈的、积极的反响。
《玉林青年》以“弘扬玉林精神,传播玉林文化,唱响青年声音”为宗旨,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和校园实际,设置了“校园”、“青春”、“文苑”等主题鲜明的版面,开辟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领域。《玉林青年》的发行标志着玉林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在历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篇章。
抗震救灾我们在行动
■当地震突然降临
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中国大地,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地
震发生时成都震感强烈。地震发生时,我校四个校区学生和老师正准备上课,在干部和老师的组织下,师生们很快就疏散到操场等安全地点,无一人受伤。在通讯全
部中断的情况下,唐校长立即派人火速赶往高新区,向相关领导及时汇报了地震情况,四个校区也很快互通了消息,师生全部平安无事。17点15分,学校正式放
学,家长们也陆续前来接学生。当晚,住校生全部有秩序地被安置在操场上,学校安排专人值班,师生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抗震救灾,心手相连
5月13日下午,学校接到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紧急通知,有500名孤儿被安置在滨河小学,急需棉
被支援,唐校长立即要求把芳草和石羊校区学生宿舍没有用的棉被整理出来,火速送往滨河小学,棉被总价值8万6千元。学校办公室立即向四个校区老师发出捐赠
总动员,老师们积极响应,截止5月13日晚,四个校区共捐赠棉被、毛毯400多条,学校将统一组织通过相关渠道送到灾民手中。
■地震阻挡不了我们的求学的步伐
为了保证高三学子能够尽快投入到高考备考中,5月13日晚,学校组织人连夜搭建了长100米、宽9米的雨棚,分隔出12个班,每班都安置了饮水机,并设置了教师答疑处,老师们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高三学生将于5月14日正式复课。
5月14日上午8点,芳草校区高三全体师生在操场集合,唐方剑校长做了动员讲话,表达了对灾区
遇难者的悼念之情,告诫高三全体师生以立足本职岗位,发奋读书的实际行动,表达对灾区的支援。唐校长还给师生讲解了地震的知识,要求大家相信政府,不相信
不传播谣言,沉着镇定,奋发有为。复课第一天,师生精神饱满,秩序井然。
■敬刚书记一行莅临我校指导工作
5月16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敬刚、管委会主任韩春林、管委会副主任李岷雪在社会事业局局长吕
毅等的陪同下,来到我校芳草校区检查学校校舍的受损情况,要求相关部门尽快修复受损部位,保证19日学生正式安全进入教室上课。敬刚书记对我校领导在地震
发生时的快速反映及正确处理非常满意。敬刚书记一行看到高三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非常高兴,对高三及时复课的安排也非常认同,并对震后的学校工作提出了明确
要求。
■5月19日14时28分,距离汶川特大地震爆发整整七天的时刻,玉林中学全体师生庄严肃立,
向汶川大地震的遇难者默哀,泪水再次打湿了师生们的双眼。这一刻,在中国各地,国旗低垂,汽车、火车、舰船笛声长鸣,防空警报在城市上空鸣响;这一刻,在
天安门广场,自发赶来的民众高喊“中国加油”、“祖国万岁”;这一刻,13亿中华儿女的泪水让世界感受到他们的悲伤。而当中国经历了这场世界历史上最大规
模的集体哀悼活动后,留给世界的,是中国人的坚强。
■“抗震救灾”玉林师生在行动:一片爱心献教育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灾情一直牵动着全校师生的心,在学校团委的倡议下,师生们纷
纷捐款,表达对灾区人民的一片爱心。截止到今天,师生捐款合计332599.22元。师生们有一个愿望,希望用这笔钱去创办一所学校,帮助孩子们完成学
业,为灾区的教育出一份力。编辑本段心系台湾2009年8月8 日,台风莫拉克重创我国台湾,使南台湾遭遇了近半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水灾,高雄县甲仙乡小林村几乎全部
专栏Logo
被
泥石流吞没。台湾灾情传出,大陆网络媒体、电视、报纸都高度关注,成都玉林中学“团委博客”又名“玉石轩”(链接地址详见扩展阅读)紧急提前开放,向台湾
受灾同胞祈福!呼吁在海峡彼岸的国内同胞、远在海外的华人以及各界爱心人士,加入祈福行列。当血肉相连的台湾同胞深陷灾难时,倡导全球华人都与他们同携
手、共患难,一起渡过难关,一起重建家园。特别开展“心系台湾”专题栏目!
banner1
编辑本段发展前景12月31日下午,成都市玉林中学6000多名师生齐聚芳草校区,以辞旧迎新联欢会共庆建校二十周年。
20
众
多退休教师相聚校园,在祝福墙和笑脸墙前驻足流连。老校友们重回母校,共叙二十年燃情岁月。各级部门和各界朋友纷纷对学校表示祝贺。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
委会副主任李岷雪,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局长吕毅,高新区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杨俊,高新区机关工委副书记张义薇,高新区财政局副局长傅
亚明,芳草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平,石羊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剑飞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本次盛会。
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祖国蓝天,百鸟飞翔;锦江河畔,桃李芬芳……”全体师生齐唱
《校歌》,动情的歌声响彻校园。唐方剑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代表学校向所有关心和支持玉林中学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唐校长动情地回忆起学
校高举改革与创新的旗帜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建校之初的艰难困苦和创业者的奋斗精神令人难忘,“不是重点,胜似重点”的美誉和“琢玉成器,育才
成林”的累累硕果令人欣慰。展望未来,唐校长表示,学校将继续坚持“集团化办学,国际化交流,科学化管理”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持续发展、
品牌化发展之路。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局长吕毅致辞,肯定了玉林中学二十年的办学成果,同时希望玉林中学积极履行“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生”的办学宗旨,充分
发挥全区学校排头兵的示范带头作用,为高新教育登上新台阶而努力拼搏。
联欢会以“玉林,可爱的校园”为主题,师生同台,精彩纷呈,充分演绎了老师的可敬、学生的可亲
和校园的可爱。“南国冰雪,阻不断春天的脚步;汶川地震,压不垮坚韧的脊梁。奥运盛火,传递激情梦想;神七飞天,彰显强大国力。”一曲《中国骨气》,高亢
激昂,荡气回肠,把人们带回了难忘的2008。烛光点点,歌舞《让世界充满爱》展现大灾中的大爱。诗朗诵《带着感动出发》回顾了年青的玉林二十年风雨历
程。马林巴打击乐队演奏《四小天鹅》《土耳其进行曲》,舞蹈《卓玛》《牧民新歌》,歌曲《同一首歌》《真心英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玉林欢迎你》。刚
柔兼济的太极拳和勇猛劈杀的跆拳道表演令人热血沸腾……在节目中巧妙穿插祝福花絮、老校长访谈、校友介绍及优秀DV展播等。“轻轻合上2008年的日历,
珍藏可爱的校园——每一份精彩。静静聆听2009年的钟声,放飞可爱的师生——每一个希望。”100多人的大合唱把联欢会推向了高潮,八位校级干部在唐校
长带领下同时亮相,展望学校美好的未来。最后,在《团结就是力量》的全场合唱中,欢腾的校园展示了一个和谐奋进的玉林中学。编辑本段学校交通芳草校区(总部):芳草东街80号
乘车路线:12、26、77、79、93、114路公交车直达。
石羊校区:石羊新街16号(现址:欧尚站华店对面)
乘车路线:93、61、801可到达。
玉林校区:玉林东路11号
乘车路线:153、12、59、61、109路公交车直达。
肖家河校区:肖家河街69号
乘车路线:153、79路公交车直达。
供稿网络:“团委博客”又名“玉石轩”(链接地址见扩展阅读)编辑本段所授荣誉
获得了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校、四川省传统体育项目示范学校、四川省垒球人才输送基
地、成都市精神文明单位、成都市绿色学校、成都市园林学校、成都市十佳环境模范管理组织等殊荣。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
ISO14001:1996国际环保体系认证。
成都有哪些高中英语使用展望未来教材
多数外国语学校都用这个教材。
成外、实外、实外西区、三原……很多很多;只要是外国语学校的。
这些学校多半都是从初二开始使用。上到高中。[我了解的]
本文由投稿人小点于2023-03-28发表在成都创业号,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liuninggang.cn/article/34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