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更新 > 正文

成都石室中学校长田间报告 石室中学校长田间简介

关于孝顺父母的新闻曰记

华西都市报报道:北京大学日前公布了2014年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名单,四川省共有15所中学入围,成都市有6所中学入围。同时,2014清华大学自主选拔“新百年领军计划”也相继启动。

根据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制高校的要求,我省入围中学的推荐方案大都已经出炉,并将于近期陆续启动具体工作。

与往年不同,在今年的推荐方案中,不少学校都在学生美德和综合素质方面有了明确规定。一些学校还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于不孝敬父母和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律取消推荐资格。

成都市石室中学考查综合素质行业专家做考官

日前,成都市石室中学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考评小组,接下来将进行具体的推荐工作。

石室中学校长田间透露,被推荐的学生除基础学业成绩优秀外,一定还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热心社会公益活动。关心他人,孝敬父母;在校期间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无任何违纪违法行为以及不良诚信记录;综合素质全面,学科特长突出;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发展潜力。

田间表示,学校今年将邀请社会各个行业的专家,比如大学博导、企业老总、行业精英等,组成面试小组,对推荐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方面的考查。

成都七中是否孝敬父母被写进推荐资格

成都七中今年将在全年级理科生中推选入围学生5人。成都七中副校长胡霞透露,除了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表现外,成都七中今年特别制定了5类不得推荐的情形:不积极参加运动会入场式、不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不愿意为班级服务等;不孝敬父母;不关心他人,从未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不良诚信记录;考试作弊、受到处分或有其他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均不推荐。

“能够被推荐的,我们希望是具有很高综合素质的高中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且有突出表现,而成绩仅仅是一个方面,这也是全面实施高中新课改和教育改革的一个初衷。”胡霞说。

成都市树德中学没参加志愿活动将被取消资格

成都市树德中学教务处主任罗宇表示,学校针对2014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相关推荐已经启动,学校将严格按照高校的推荐要求,把学业基础成绩和面试相结合。

她说,按照校长实名推荐的要求,学校将在全年级前1%的学生中再结合面试进行推选。面试的考官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学校将对其身份严格保密,面试现场也会邀请学生和家长观摩。

罗宇特别强调,被推荐的学生一定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力、领袖力,同时必须要有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经历或参加过社团组织。“即使学业成绩再优秀,如果没有这些相关经历,我们也不会推荐。”

成都外国语学校体育成绩不达标同样不予推荐

北大2014年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名单上,成都外国语学校是我省15所入围学校中的民办高中之一。

该校副校长龚智发表示,被推荐的学生除了学习成绩必须拔尖外,还将重点考查其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凡是受过学校处分或者体育成绩达不到良好以上的,都将不予推荐。

龚智发介绍说,成都外国语学校是成都市首批获得北大“校长实名推荐”资格的学校之一,该校近年来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选拔体系。

“今年还是将采取学生先自荐,再由学校择优推荐的方式推选优秀学生。”龚智发说。说法

石室中学2015高考太差,田间还坐得稳吗

应该没有问题吧,只是相较于树德和七中来说考得比较差,但是重本率和本科率仍然是历史最高的啊。

只能说成都市教育局年度考核时会影响领导的考评,但还不至于因为一次高考成绩就换人的。

郫县二中的办学成果

刻苦是二中学子的优点,敬业是二中教师的特色。在一群兢兢业业的教师的带领下,二中的莘莘学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新二中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涌现出了清华学子曾扬兵、张强、南开学子张准、中国人民大学学子郑军、中国科技大学学子潘运科、剑桥学子的王世荣、县文科状元浙大学子孙思濛等优秀学生;还有后来成为全军书法第一名的张开、全国射击名将王虎等体艺拔尖人才,在市县教育局“以入量出”的高考质量评估中,学校连续15年名列全县第一。多次因高中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显著得到成都市教育局和郫县教育局的表彰。

郫县二中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行政领导的带领下,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奋发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可喜成绩,为此,赢得了上级领导的首肯,社会各界的赞誉。二中人正以崭新的姿态、豪迈的激情向创新教育的高峰奋进;新二中正满载社会各届的良好声誉向全国知名学校扬帆启航。

成都石室中学(成都四中)集团学校

2009年9月,成都石室中学与郫县教育局签署合作办学协议,郫县二中正式加入成都石室中学,这是成都市教育局提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名校集团战略以来,首次将集团化的触角伸向郊县,尝试跨地区合作办学。 成都石室中学校长田间表示,这是一次强强联合,成都石室学将在郫县二中所形成的精细化学校特色管理和特色的“四步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发挥品牌优势,在教育观念、思想和办学模式上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实践与合作。加入成都石室中学后,郫县二中将与成都石室中学在领导交流、教师交流、教育资源共享、合作办学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

国际双语理科实验班

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优秀人才,提升郫县二中学生的国际竞争力,郫县二中联合马克汉姆国际教育集团、美国南新罕布什尔大学、 澳洲悉尼大学、 英国国王学院、 加拿大UBC 等超一流高校开设国际双语理科实验班, 该班引进先进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和高水平的国际课程和原版教材,强化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此课程的特色是为学生提供多元化选择,并将国内普通高中课程与欧美主流大学的入学考试课程有机结合,帮助学生顺利升入中国及世界知名大学。

特色立校——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成都市跆拳道代表队训练基地

近五年,我校作为成都市跆拳道代表队参加市级、省级及全国比赛都取得较好的成绩。2006年7月,我校与玉林中学合并组队参加四川省第十届青少年跆拳道比赛,我校队员获一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两个第三名,两个第五名,团体总分第一名。2007年参加成都市跆拳道锦标赛获两个第一名,两个第二名,一个第三名。同年参加四川省跆拳道锦标赛获一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三个第三名;参加成都市跆拳道中小学比赛获两个第一名,四个第二名,一个第三名。2008年参加成都市跆拳道锦标赛获一个第一名,三个第二名,一个第三名;8月参加成都市第十届运动会获一个第一名,三个第二名,三个第三名;8月参加四川省跆拳道锦标赛获两个第一名,两个第二名,一个第三名。2009年参加成都市第二届综合运动会(初中组)跆拳道比赛获两个第一名,三个第二名,一个第三名。2010年参加成都市跆拳道锦标赛获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一个第三名,团体第三名;(高中组)获一个第一名,团体第二名。同年8月,参加四川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跆拳道比赛,获一个冠军;8月又参加全国“大众杯”跆拳道锦标赛获一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两个第三名。近两年来,为成都市代表队输送后备人才7人,为四川省队输送2人。

“菜单式”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学校建设成了县市领先、颇有特色的学校“师生心理发展中心”,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菜单式”心理健康课程建设,以心理教师为主导,学生代表、班主任共同参与课程设计,充分发挥学生心理自主教育能力,让心理课与学生心理成长需求无缝连接,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好的为我校教育教学服务,更切实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这已经形成了我校心理教育的一大特色和亮点,该实践成果还入选成都市十年心育优秀成果,参加全国交流,目前我县已有多所学校借鉴了我校菜单式心理课程模式。

2012年,我校师生心理发展中心代表学校申报的“中学生危机教育与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实践研究”已获成都市“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并正在按计划开展研究,学校被成都市教育局确定为成都市心理危机干预试点学校,我校心理教育不仅服务本校,并且辐射周边,向全县师生免费开放,先后协助我县多所学校成功处理了校园师生心理危机,有效发挥了心理健康实验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县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成都石室天府中学的成都石室天府中学行政团队

陈金强,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硕士课程研修班结业,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在高县中学、宜宾市三中、成都七中、成都石室中学工作共计31年。30年的教学经历,近20年的班主任经历,10余年的行政工作经历,虽然没有什么闪光的头衔和荣誉称号,但所取得的许多优异成绩至今无人超越。拟出任成都石室天府中学校长。

1980-1989年在高县中学工作9年,先后担任初83级、85级,高89级班主任,高89级年级组长,所教班级物理成绩比片区龙头学校宜宾三中高出整整8分,而本校其它学科均比宜宾市三中相差10分以上(至今无人超越)。

1989-1996年在宜宾市三中工作7年,先后担任高92级、95级、98级班主任,高98级年级主任, 物理教研组长,宜宾市高中物理教研联组组长,宜宾市物理学会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连续两届被评为宜宾市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所教学生连续两届高考物理得满分(至今无人超越)。

1996-2009年在成都七中工作13年: 2000-2003年任教务处副主任,2003-2007任教务处主任,2007-2009年6月任校长助理,2009年6月-2009年9月任副校长,所带平行班高考100%考上重点大学线(至今无人超越),所教平行班高考物理成绩超同类学校12分以上(至今无人超越)。担任成都市物理学会中学教学专委会常务理事。

从2000年2月开始担任成都七中教务处副主任至2009年9月底这9年半时间里,一直主管成都七中的竞赛,亲自起草、修改、完善了成都七中的竞赛管理方案,在此期间,成都七中的竞赛成绩迅速崛起为在全国名列前三的优异成绩。

从2003年7月开始担任成都七中教务处主任至2009年9月底这6年时间里,一直主管(或分管)成都七中的教学工作和招生工作,在此期间,成都七中的教学成绩在同类学校中脱颖而出,招生录取分数线越来越高。

2009年9月底调入成都石室中学工作至今, 2010年2月,率石室中学学生合唱团获得第三届全国中学生展演比赛一等奖,学生合唱团还应邀参加了2010年维也纳世界和平合唱节; 2010年6月,在中考招生中与田间校长密切配合,一举扭转每况愈下的被动局面,为千年名校新的崛起奠定了良好的生源基础; 2011年4月, 率石室中学科创机器人小组赴美国参加2011年vEx机器人世界杯比赛获铜牌。 中学高级教师,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优秀班主任,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修班结业,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客座教授,成都市高中物理中心组成员。

从教十五年来,历任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班班主任、石室中学实验班班主任、年级组长、教育处副主任,其中担任十二年的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1次被评为成都市优秀班集体,2次被评为成都市直属优秀班集体,10次被评为校优秀班集体和校优秀团支部;多次被评为市级、市直属级、校级优秀班主任。任教高中物理学科,高考成绩优异,名列同类学校前茅,多次荣获校级表彰。参与主研科研课题3个、参编论著6本、5篇论文发表、12篇论文获省、市级一、二等奖、自制教具、CAI多媒体课件获全国、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王庆秋:四川音乐学院师范系,高级音乐教师。中国音乐教育专委会会员、四川省音协会员、四川省合唱协会理事、四川省女教授合唱团副团长、成都市教师合唱团副团长、成都市音乐教学科研中心组成员、省市级骨干教师、成都市音乐教育专委会理事、成都市中小学生艺术人才大赛声乐组评委、历届成都市教师资格考评评委、“成都市音乐学科高中课改教学标准与评价手册”课题组成员、2010年8月作为指挥带队赴奥地利维也纳参加了2010世界和平合唱节,在维也纳大学、联合国维也纳总部、维也纳市政厅、维也纳音乐厅均进行了合唱表演,主委会授予了“杰出指挥”奖,并成为“世界和平合唱节委员会委员”;1992年、1999年、2001年、2003年、2009年,带领我校学生合唱团在四川省教育厅、成都市教育局主办的中小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中均获得了一等奖,多次获得第一名,2010年2月参加了由国家教育部、上海市政府主办的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又获得合唱比赛一等奖。曾应邀担任了2002年四川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庆祝党的十六大——万众一心跟党走”大型合唱晚会部分方阵指挥,2006年担任了四川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庆祝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合唱晚会方阵指挥;2004年和2009年带领我校教师合唱团均获得了成都市教师合唱比赛一等奖。

先后当过班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学校二课堂总辅导员、科技总辅导员,曾任学校活动课教研组组长、工会文娱委员;

08年获得成都市音乐教育学会先进个人。

2004、2005连续评为成都市优秀科技辅导员、2005年评为四川省十佳科技辅导员、2006年评为四川省创新思维科技活动金牌教练并带队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参加了该项活动的国际比赛获得高中组风格表演第一名, 2007年被评为四川省中小学机器人优秀教练, 2008年11月作为指导教师带学生赴北京参加了全国第八届“小小明天科学家”评选活动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陈小娅副部长和邓楠女士的接见和颁奖;2008年积极投入抗震救灾活动并被民进四川省委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同年被评为民进成都市委先进个人。 中学一级教师。成都石室中学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后担任实验班、理科平行班、文科平行班、国际部剑桥班的英语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石室中学教代会成员,外语组工会组长。所带班级学业成绩突出,综合发展全面,多次荣获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等荣誉。其中07级所教实验班高考英语学科成绩居学校年级同比第一;10级所教文科班高考英语学科、总评成绩、三线上线率均为学校年级文科同比第一,并获成都市教育局表彰;11级所教剑桥班全体学员均获英美名校录取(录取学校排名以英国前10,美国前50为主),并获华西都市报、凤凰网等媒体报道。

成都石室中学的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职务姓名校长、党委副书记田间党委书记杨斌副校长何建明、陈金强、李贤中、吕梅、亢进(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4月成都石室中学官网)

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愿你与这个世界温暖相拥)

“高考结束那天,我以为从此我将高飞走远,可是只睡几个懒觉,我对石室就开始怀念。”

“送你走进考场那天,我本以为车已到站,我又该折返。可是才闲下来几天,我又想起了咱们的高2018届……”6月20日,成都市石室中学文庙校区举办了以“趁潮展翼,思恩远行”为主题的2018届毕业典礼。

老师和家长千言万语的祝福,学生无以言表的感恩,每一句饱含深情的话语,都定格在这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

师生同台朗诵原创文章

回忆石室点滴,祝福学生远航

抹不去的高中生活,因成长而深刻,因离别而略显伤感。在一段记录每个班级学生成长的视频中,记录着从入学军训到毕业典礼的点点滴滴,记录着大家运动会上挥洒的汗水,声嘶力竭的加油呐喊;记录着不断前行,屡获佳绩的荣耀;记录着学生们从青涩走向成熟的脸庞……

“你是否还记得,春天四合院的桃花、樱花、梨花,一同盛放的缭乱?你是否还记得,夏日里在高三楼皂角树下,等待皂角落地的期盼?你是否还记得秋季学校银杏叶铺成的小路,摆成图案的惊艳?你是否还记得,冬天碰到在成都难得遇见的雪景时的无限喜欢……” 在隆重的升旗仪式后,一篇由师生原创,合作朗诵的文章《爱我石室》,勾起了在场学生对高中生活回忆的万千思绪。

“十年后,你是否还记得在北湖军训时,穿得那件不算结实和好看的迷彩服?你是否还记得‘离考试结束还有十五分钟’响起时的慌张着急?十年后,你是否还记得提前几节课放球拍、校服去占位的羽毛球场?你是否还记得进入考场前身穿红装,给你的拥抱和击掌……”随着台上同学朗诵,有的学生闭上眼睛,回忆着高中生活的点滴。

“他们说的都是我们高中生活再平凡不过的日常,但却是最真实的写照。”一位男生感慨道,“入校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感觉发生的一切都触手可及,现实却是渐行渐远!”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在饱含深情的对白式朗诵中,两位学生代表吐露心声,表达了对老师最真情的感恩。而两位老师代表,也对朴实的话语,为学生们送上了深情的祝福。

个性祝福:

学生鞠躬感恩老师

学科老师送上具有学科特色祝福

无论是对天天陪伴的班主任和学科老师,还是对每天为他们提供学习保障的环卫叔叔、宿管阿姨……学生们都为一一他们送上鲜花,附上纸短情长的信笺,用三鞠躬的行动,表达内心的感激。饱含着离别的深情,各学科的老师代表老师也送上了极具学科特色的祝福。

“即将到来的22日,有一个重要的地理知识,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过了那天北半球的昼长时间开始缩短,夜长时间开始边长。我想告诉没个学生,在未来的路上,如果你万里无云,一片晴好,请你保持谦逊;如果你遇见了黑暗,请不要自暴自弃,相信前方不远处就是黎明的阳光。”地理老师以一个学科知识为引,在即将高飞走远的孩子们送上了特别的毕业寄语。

校长寄语:

带着灵魂去旅行

用千里烟波的浩淼去认知自己的狭隘

在毕业典礼上,田间校长为600余名毕业生上了在石室的“最后一课”,“今天是同学们在石室校园的最后一次集会,是同学们从中学走向成年,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又一次扬帆起航。这将意味着大家将面临着更加广阔,更加丰富,更加复杂,更加多元的崭新世界,无论它与你曾经的想象有多么不同,希望大家与这个世界温暖相拥……”

“在悠长的时间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所不同的是只是井口的大小不同而已……”田间校长用语重心长的口吻,鼓励孩子们带上灵魂去旅行,与世界温暖相拥,“旅行会让我们突破时空的限制,去经历了千里颠簸的浩渺,你才会知道自己的狭隘,从而得到成长。”

对于即将攀得更高,飞得更远的石室学子,田间校长表达祝愿的同时,告诉大家在未来的漫长岁月里,还会无数次与孤独狭路相逢。鼓励大家要学会孤独、享受孤独、超越孤独,让这份人生的底色,在自己的修行中绘出斑斓的色彩。

一句句真挚的祝福,一个个意义深远的谆谆告诫之后,田间校长还亲自为上百名学生颁发了毕业纪念册和毕业证书,并送上一个温暖的拥抱。

【石室中学田间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愿你与这个世界温暖相拥

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值得铭记于心的日子。因为,今天是我们共同纪念三年成长的幸福时刻,是同学们在石室校园的最后一次集会,是同学们从中学走向成年、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又一次扬帆起航。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向顺利完成初中学业和高中学业的2018届全体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同学们的成长倾注了智慧、热情与心血的所有老师和家长,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初2018届的同学将从初中走向高中,高2018届的同学将从学校走向社会。无论是走向高中还是走向社会,它都意味着,你们所面临的,将是一个更广阔、更丰富、更复杂、更多元的崭新世界。当你们走向这个新世界的时候,无论这个世界与你曾经的想象有多么不同,作为师长和校长的我,都希望你能与这个世界温暖相拥。

带上灵魂去旅行,与自然温暖相拥。在广袤的空间面前,在悠长的时间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所不同者,只是井口的大小而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可语冰的可怜夏虫。但是,旅行却可以让我们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见过了雪域高原的圣洁,你才会省察自己的内心;见了千里烟波的浩淼,你才会知道自己的狭隘;见过了圆明园的沧桑,你才知道历史的无情;见过了兵马俑的威严,你才知道烽火的平息……在这场带上灵魂的旅行中,在与自然的温暖相拥中,你会更加深切地理解,什么叫“寄蜉蝣于天地”,什么叫“渺沧海之一粟”,什么叫“念天地之悠悠”。你会更加清醒地知道,在大自然盛大的恩典和严酷的惩罚面前,人,永远不可以骄傲。

从灵魂的旅行回到现实的生活,在自然之外,我们还需要与这个社会温暖相拥。尽管互联网的高速发达将人们变成一个个符号,尽管智能化的无处不在将人们变成一个个数字,但生命的成长从来离不开情感的滋养和温暖的拥抱。看一看同窗三年的伙伴,看一看辛苦付出的父母,看一看并肩作战的老师,如果没有与他们的温暖相拥,你就不会有今天的明媚笑容。所以,亲爱的同学们,希望你能记得,无论互联网带给你怎样的便利,无论手机带给社会怎样的改变,都永远不可能取代与人的相处和拥抱。就像我们的教育,无论网络授课如何发达,都永远不可能取代各位老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情感陪伴和榜样引领。这一个又一个温暖的相拥,恰恰是教育的真谛所在,也是人生的幸福所在。

即使有亲人朋友的温暖相伴,成长的道路也不可能平坦无虞。在未来的成长之旅中,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时刻:空旷的教室,一个人奋笔疾书,只为考试最后的冲刺;偌大的校园,一个人居于一隅,只为演讲最后的准备;陌生的城市,一个人举目无亲,只为自己未来的拼搏……那一刻,你会有一种刻骨铭心、深入骨髓地孤独。但是,我要告诉同学们的是,在未来的漫长岁月里,你还会无数次与孤独狭路相逢。因为,孤独是生活的必修课,你必须学会与它温暖相拥。在众人随波逐流的时候,孤独是一种信仰的坚持;在众人喧嚣浮躁的时候,孤独是一种灵魂的成长。曾经每一日的寒窗苦读,曾经每一次的水滴石穿,其实都是你漫漫前行路上的一次次孤独修行。所以,请学会孤独、享受孤独、超越孤独,让这份人生的底色,在自己的修行中绘出斑斓的色彩。

同学们,生活可以波澜不惊,也可以激情荡漾;生命可以平庸无奇,也可以多姿多彩。而这一切,都取决于你以怎样的姿态,和自然,和社会,和孤独,相拥相处。

同学们,未来已来,过去已去,不惧前路漫漫,因为未来可期;不惧困难重重,因为成功可盼。愿你们带上自我的期许,带上家长的嘱托,带上母校的祝福,带上石室的精神,与未来的世界,温暖相拥!

成都商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应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