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更新 > 正文

成都大源学校杨老师是谁 成都大源学校规划

扎实前行,静待花开 ——徐文娟-王亚兰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

12月22日,怀揣着如何确立和实施单元教学价值点的殷殷期待,成都高新区徐文娟-王亚兰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在银杏纷飞的大源学校顺利进行,语文老师们一同踏上研讨活动之旅,共同探讨语文教学,此次研讨活动的主题是:教学价值点的确立与实施——单元与单篇。此次的研讨活动线上和线下同时进行,徐文娟-王亚兰名师工作室成员以线上形式全员参加。

现场有幸邀请的专家有:成都教科院语文学科主任、国学研究室主任,成都文理学院特聘教授,成都七中原语文备课组长罗晓晖老师;成都市武侯区教科院发展所教研员、成都市语文骨干教师冯胜兰老师;高新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区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骨干教师、四川省送教活动专家库成员、曾任树德实验中学教研组长、市青年教师赛课评委、省市级课题主研、教材编写主编徐文娟老师和高新区学科带头人、徐文娟-王亚兰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大源学校初中语文学科发展基地校主持人、大源学校校长助理王亚兰老师。

首先,王亚兰老师作了《从单元价值点走向单篇价值点——以梦回繁华为例》的分享交流讲座。她分别从理解两个关键概念、解读课标明确价值点定位、解读教材明确单元价值点、分享课例单篇落实单元价值点、整体设计关联单元与单篇这五个方面进行专业细致的指导。在确定教学价值点上,王老师给予了我们方法的指导:(1)解读教材导语,确定单元价值点;(2)解读教材文本,确立单篇价值点。课例分享部分,从以单元为基,确立单篇价值点;明确课型,分侧重点落实;设计主问题,落实单篇价值点三个方面为我们展现了她在单篇落实单元价值点上的做法。由单元价值点到单篇价值点,由单篇教学到单元教学,用主问题串联起了整个教学过程,用文本分析课和评价鉴赏课不同的课型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最后更是告诉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树立单元整体设计理念、关注单元与单篇的关联性思维、落实单元与单篇对标,从单元走向单篇。

接着,徐文娟老师用《话说“单元”》来点评了王亚兰老师的课例分享,同时为大单元教学提供了很多新点子。在诠释单元整体教学方面,徐老师强调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我们要深入钻研课标;深度解读教材;从学情出发,着手编写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案。在实施单元教学的具体形式上,分为单一式、比较式和整合式。根据单元内课文的特质采用不同的形式来帮助我们完成单元、单篇教学。同时徐老师还提到单元内的课型梳理:单元导读(学)课,教读引路课,自读研习课,整合融通课,创意表达课,质疑研习课,小结评价课。课型多样,但我们以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为出发点,以导读和预习作为试跑点,以精讲和整合为研究点,以总结和评价为升华点来完成单元、单篇教学。

随后,冯胜兰老师用“高”、“新”、“实”“整合”来点评这次活动,同时,还对徐文娟—王亚兰工作室选择的研究点“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的整合教学研究”给予赞赏,并且指出大源学校作为高新区初中语文基地校,踏踏实实地将价值点细化到每个单元每篇课文,也在不断地探索。在冯老师的点评过程中,信手拈来单篇、单元到散文,说明文,诗歌的生动例子,给予更多不同课型的示范和引领。

最后,罗晓晖老师分享了《文本分析课与评价鉴赏课教学价值点的确定》的专题讲座。罗老师讲到1.确定教学价值点首先要思考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功能是什么,语文是什么?语文是母语,语文是学科。母语是思维的工具。作为思维工具的语文涉及两个方面:思维和思想。语文学科里我们对思维的强调到位了没有,我们的课堂是否具有思维的含量。我们是否让学生的思想有所提升?2.学科意识,语文是一门学科,有知识系统和能力系统,平常的教学要聚焦知识点和能力点。3.单元教学,思考课文整合统筹的核心意义,单篇教学的实现,可适当借鉴一些群文阅读的整合方式。4.用好教材,如何挖掘教材?首先考虑文体认知,文体能够提供什么?用不同的课型完成不同的任务,文本分析课教学生读懂文章,评价鉴赏课评价思想和鉴赏艺术形式。其次考虑文本认知,学生学习这些文本能够收获什么?接着考虑编者意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功能。罗老师是强调教师要下功夫来避免重复,让学生思维呈阶梯式螺旋式上升。

扎实前行,等待花开!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在徐文娟老师、王亚兰老师等名师的引领下,我们将会一直快乐而充实的行走在语文教学的路上,在困惑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大胆摸索。

文字:彭玉兰

编辑:焦虹、涂慧

审核:工作室宣传组

工作室成员——彭玉兰简介

新锐档案

彭玉兰,成都高新大源学校初中语文教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学二级教师,曾担任成都高新大源学校国学辅导员、班主任,高新区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班成员,徐文娟—王亚兰工作室成员,论文多次获市区级奖项。

教育格言

播撒种子,浇灌爱、阳光、自信、梦想,静待花儿的绽放。

人物素描

积极向上,乐观开朗一直是我在大家心中的印象,遇到事情,面对它,解决它,记住它。生活中始终以幸福为主旋律,微笑面对所遇到的所有人、事。相信每一天都是快乐的,有收获的,有价值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作为教师的我,也有自己教学的梦想。教师的工作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创造,我们的工作无人能替代、无人能取代,每个老师是独特的,每节课是独特的。面对一群独特的学生,我们要用激情去面对,热爱教学,热爱语文,热爱学生。今天我们播撒下什么种子,以后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

编辑:丹央

审核:工作室宣传组

成都高新大源学校好不好,有谁了解情况啊

高新大源学校和世纪城南路学校一样都是高新区的9年义务教育学校,都是很新的学校,高新大源头两届毕业生在2013,2014年的中考中重点率都是60%左右,全成都排在10几名,对于新学校,又是公立,生源还不是选拔来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厉害了!要知道,那些排在她前面的初中,包括七中初中等,全部都是通过奥赛华赛的证书加上自主招生考试选拔过生源的!而世纪城南路学校和高新大源学校的师资力量等资源是一样的,相信几年以后的第一届毕业生中考成绩不会差!

2013年11月14日《华西都市报》的一个小短文

2015年1月10日,我们小记者来到“文殊坊社区”,用自己的劳动为我们的“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献上一份力所能及的爱心。小记者们红彤彤的脸迎着冬日的寒风,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穿梭:“叔叔买一份爱心报纸吧,阿姨买一份爱心报纸吧。”

为让更多环卫工人能感受到温暖,我们的小记者用行动,汇聚了一份份爱心。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每天都在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毫无怨言的为我们创造着一个干净,舒适的城市环境。当我们还在温暖的被窝里休息的时候,环卫工人已经冒着严冬,在黑夜里默默地为大家的环境洒下汗水。这次我们小记者爱心义卖,一共给环卫工人献出100套加厚型手套和口罩。

□成都高新大源学校 李鸣

成都高新大源学校的前身是两所村小,学生全部来自大源小区。农民工和拆迁安置农民对高新区建设作出了贡献,他们家庭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因此,大源学校承载着历史的责任。随着城南的发展,大源组团成为城南最大的“购房超市”,高端人群大量涌入,社会对优质教育的呼唤,学校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促使我们有了更深的思考: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就应该是培育人才,创造幸福,追求美好。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幸福的、快乐的,教育的色调应该是温暖的、光明的。

从2011年起,我们开始探索一种适应九年一贯制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崭新教育模式——阳光教育,提出了“让师生在阳光下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用生命培育生命,用爱心滋养爱心,用温暖传递温暖,用尊重播撒尊重,用智慧启迪智慧”的阳光教育思想,让学校成为师生相长、充满成功与快乐的阳光学校。

回首2014,大源人在阳光中温暖前行。构建阳光育人体系,改革学生评价制度,开展阳光体育实践,打造阳光课堂,重视阳光教师培养,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中考升重率达到60%。

展望未来,大源人在阳光中执着前行。我们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完善校本课程体系,形成“阳光课堂”成熟模式,初步形成学校阳光教育特色。再用两年时间形成具有大源特色的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社团文化等,使大源学校真正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优质学校。第五年在教育教学、校园环境等各方面凸显阳光教育办学特色,争创全国阳光教育品牌学校。

为实现“阳光教育”的远景目标,我们提出四大计划、十六项行动。

通过“阳光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行动、“阳光教师”阶梯培养促进行动、“阳光教师”多元评价改革行动、“阳光教师”教育科研先导行动、“阳光教师”个性化班主任打造行动来实现“阳光教师”综合素质提升计划;通过“阳光少年”阶段培养促进行动、“阳光少年”多彩生活打造行动、“阳光少年”快乐阅读行动来实现“阳光少年”综合素质提升计划;通过“阳光课堂”校本课程完善行动、“阳光课堂”合作学习建设行动、“阳光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行动来实现“阳光课堂”教学改革推进计划;通过“阳光教育”示范校创建行动、“阳光教育”家校联动行动、“阳光教育”国际化行动来实现“阳光教育”品牌影响力提升计划。

陶行知说:“学校放在阳光中,必能生长,必能继续不断地生长”。“阳光教育”是大源人的办学之梦,如今的大源,缕缕阳光遍布,生命花朵在阳光雨露的润泽下静静绽放。

华西小记者 成长不一样

4月2日上午,成都市盐道街外语学校附属小学迎来了历史上神圣的一刻,正式加入了华西小记者站的大家庭。学校的1000多名师生共同见证了这一刻。

仪式上,华西小记者俱乐部相关负责人为华西小记者做了简单介绍,并表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与学校建立绿色通道,培养小记者们的新闻意识和采访本领,拓宽阅读视野,让更多小记者们掌握更多的新闻技能,从小就培养起阅读习惯,为采、写、编、播、摄打好基础。

最后,成都市盐道街外语学校附属小学校长刁荣祥讲道,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的“盐娃娃”不仅仅在学习上是好样的,在生活上也是很棒的。希望孩子加入华西小记者这个大家庭后能够通过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

据悉,华西小记者俱乐部成立已经有十年之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小记者,他们或是有才或是有艺,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公益类的爱心奉献、温情敬老院等活动培养小记者的爱心;也有实践采访类的采访名人名校、民间艺人等锻炼勇气和口才的机会;走进世界500强企业探寻真实的生产过程和企业成长故事,从中得到自己成长的启发。

 

高新大源学校初中师资怎么样

高新大源学校初中师资很好,高新大源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是成都市新优质学校、成都市国学经典诵读示范学校。初中部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特级教师1人,省德育先进工作者2人,市级优秀教师4人,区学科带头人4人,区优秀教师32人,成都市骨干教师4人。大源的教师队伍无论是在学历、职称还是学科都达到合理的结构组成。所以高新大源学校初中师资很好。